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文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周贵玉

旬刊

1002-2139

qnwxj@vip.sina.com

0452-2429996

161006

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青年文学家/Journal The Youth Writers
查看更多>>《青年文学家》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咖啡馆意象解读

    蒋卫成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部短篇小说是二十世纪著名作家海明威所写.其主要是以一家西班牙咖啡馆为背景,通过老年顾客,中年侍者以及年轻侍者等三个人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咖啡馆成为贯穿全文的重要空间意象.通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来对这篇小说中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以及社会空间进行分析,来反映出文章所要表达的"虚无"主题,并且揭示其空间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空间理论咖啡馆意象"虚无"主题

    浅析正冈子规的纪行诗

    柯安晋于永梅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冈子规(1867-1903)是明治时期著名俳句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涉及俳句、汉诗、小说、随笔、游记等多个文学领域.随着子规俳句研究的深入,其汉文学素养对俳句的影响逐渐浮出水面,子规汉诗研究逐渐被重视.子规生前自编《汉诗稿》,共收录628首汉诗,其中有百余首纪行诗,记述了子规几次出游途中的所见所闻.通过对其创作的纪行诗进行梳理,可以明确分析出子规的心路变化,从而对汉诗人子规的形象进行侧写.

    正冈子规纪行汉诗

    浅析《我是猫》的文学性

    李茁铣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是猫》是夏目漱石所有作品中社会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其创作风格新颖,形式耐人寻味,可谓是一部不朽名著,更是被著名文艺评论家高度评价为"日本文坛上一部空前绝后的、与众不同的杰作."本文从人物形象的文学性、文学手法、叙事角度的表现手法、叙事风格的表达意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日本文学作品都是从实际出发想要传达的思想.

    人物形象文学手法叙述视角叙述风格

    《煤河》的丛林精神解读

    陈丽娟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河》是澳大利亚小说家亚历克斯 • 米勒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丛林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丛林小镇的故事.本文从丛林意象入手,分析了作品中关于动植物及丛林自然景观的描述,指出丛林生活对丛林精神形成的重要影响,并从独立精神,伙伴情谊和反抗精神三个方面解析故事中人物的丛林精神.

    《煤河》丛林精神反抗精神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觉醒》——艾德拉的觉醒之路

    李鑫卓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女性主义作家凯特 •萧邦在其代表作《觉醒》中,以美国南方路易斯安那克里奥尔人的生活为背景,结合鸟与大海等多种自然意象,用丰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因婚姻不幸福试图通过婚外情来实现自我解放、寻求个人独立最终由于在社会找不到一席之地投海自杀的中产阶级女性形象,对女主人公从女性意识初萌动到困顿再到清醒直至最后完全觉醒这一贯穿全文的心理成长进行了丰富细腻的刻画,抛出了男权社会氛围浓厚的时代下已婚女性如何在社会、在家庭、在精神等各方面实现自我、追求幸福的命题探讨.

    《觉醒》凯特•萧邦女性主义心理成长

    《天黑前的夏天》中莫琳基本焦虑研究

    刘虹颖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黑前的夏天》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著作.本文基于卡伦•霍妮神经症理论,分析莫琳的基本焦虑成因及她采取的防御策略,指出儿童时期父母的影响导致莫琳抗拒婚姻逃避他人,最终莫琳在凯特的影响下勇敢面对内心冲突,走出困境.多丽丝•莱辛让女性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体现出作者对女性自身命运的关注.

    《天黑前的夏天》莫琳基本焦虑

    荒诞而真实——浅谈加缪《局外人》中的荒诞哲学

    刘科男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局外人》是法国加缪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本书开头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但是后面整个改观,这看似荒诞的一切在他那里却还是有爱的,而且爱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收在心里,不知如何表达.本文就作者在生活、友情、爱情、职业等方面深入分析默尔索的局外人形象,以及其中荒诞而真实的世界.

    《局外人》存在主义荒诞真实

    小说《授者》中身体隐喻的运用

    刘思佳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The Giver(《授者》)围绕12岁男孩乔纳斯接任"记忆接受者"这个职位展开.本文运用概念隐喻中的身体隐喻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小说中运用了哪些身体隐喻?这些隐喻蕴含了什么含义?

    概念隐喻身体隐喻源域目标域

    《铲煤者》及其元小说特征

    骆思达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铲煤者》是一篇典型的元小说,夹叙夹议、打破线性叙事的传统、故事内容的碎片化、虚构性被放大等元小说的特征在这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Keith Fort是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文学创作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同时还发表了不少文学评论和评论写作文章.《铲煤者》是福特众多具有后现代小说实验特点的作品中最为知名的一篇.本文介绍了《铲煤者》的作者基思•福特和主要内容,并探讨了《铲煤者》中的元小说特征.

    铲煤者基思•福特元小说

    简?奥斯汀与《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中国文化

    谭敏南周榕范丽娜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对于奥斯汀的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作品中的婚恋伦理观以及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当然奥斯汀的作品中除了这些值得深入研究的,还有其作品里的中国文化,并且也有不少学者对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进行过研究.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国文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