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文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周贵玉

旬刊

1002-2139

qnwxj@vip.sina.com

0452-2429996

161006

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青年文学家/Journal The Youth Writers
查看更多>>《青年文学家》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在城中?洛阳的腔调

    宗思源
    15-16页

    乘车

    麦必文
    17-18页

    疾病叙事探究——以张爱玲《半生缘》为例

    高可昕
    19-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疾病常出现于文学作品中,与爱情这一母题交织时更能创造出持久深远的艺术效果.本文将从张爱玲作品《半生缘》入手,探寻疾病叙事的构建、影响,以及其独特的美学意蕴.该小说中包含了对疾病的细致描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疾病而受到重重阻碍,最终走向了悲剧结局.在疾病叙事中,作者的主体经验得到了客体化与艺术化,在写作时获得疗愈的效果,所使用的隐喻修辞手法创造了独特的审美空间,读者也能在阅读时感受到同情与净化,获得阅读悲剧的快感.

    疾病叙事悲剧理论浪漫主义张爱玲

    《人生》与《红与黑》主题比较阅读

    李友谊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家在创作一部文学作品时,经常会将个人观点或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带到作品里面去.虽然在作家完成作品之后,作品便随之脱离了与作家的关系.但在进行与作品相关的研究时,作家自身的思想经历与创作意图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红与黑》是法国小说作家司汤达所编写的,《人生》是中国小说作家路遥编写的,在这两本小说中,其主人公都有着不同的故事,经历了不同的人生百态,并且,两本书所描述的年代不一样,这给它们带来的特质也自然不同.当作家在对主人公进行塑造的时候,都有对感情进行叙述,两者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情变悲剧.不管是在《人生》中的高加林,还是在《红与黑》中的于连,都经历了感情上的变化,爱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学,是道不尽的永恒话题.本文就对《人生》与《红与黑》主题比较阅读进行分析,供参考.

    《人生》《红与黑》主题比较

    在自然中孕生的爱——读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黄艳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用百年的历史变迁记录一个民族的变化的小说.通过小说我们深刻的感受这个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在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走进现代文明社会,同时看到作者在表现鄂温克族人的百年历程与生命体验中,带给人们的仍是对生活与生命的清醇滋味,体现了作者对这个民族的深深眷恋之情.迟子建是用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编制历史的舞台,小说中充满着对自然,对国家对民族,对亲人的深深爱恋.

    中国长篇小说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从"增补"结构看待《丰乳肥臀》中的上官玉女形象

    王辰元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言在《丰乳肥臀》中塑造了以上官金童为核心的上官家族人物群像,体现了时代大背景下整个家族在生命存在形式上的深刻苦难和母性的宽厚伟大.而本文将凝眸作品中的特殊形象"上官玉女",借助卢梭的"增补"结构原理对于其在文本中似无实有的生命存在方式进行探究,突出其矛盾统一的中间物状态.文本主要通过:作者对上官玉女的简略描写方式、上官玉女作为增补的多余性和中间性以及她作为增补人物对文本的解构作用三部分分别进行论述.

    上官玉女增补解构

    生命之光——读余华小说《活着》有感

    郭雅宁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作家余华先生的《活着》,以平淡略带记述的方式书写了人活着的一生.在这篇小说中,无华的词藻几次让我的心情跌宕起伏、汹涌澎湃.在其笔下的那个年代似乎距离我们很近,又似乎遥不可及.但小说终究还是把读者带入文章主人公的年代,让我们极其强烈地感受着生命、苦难、希望与绝望.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一定都会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并夹杂着个人生活经历对"活着"有了新的定义.

    活着生命感悟

    艰辛过后葵花开——读曹文轩《青铜葵花》有感

    李林洁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长篇小说《青铜葵花》以苦难为底色,含蓄地穿插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即青铜和葵花.尽管他们的生活中充满艰辛与苦难,兄妹俩依旧能乐观地直面生活中的不如意,向我们展现出了善良、坚忍等美德,令读者不禁潸然泪下.

    《青铜葵花》苦难人性美

    浅析余华《活着》中的奴性意识

    孙婷浩岭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着》是余华著名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经历了诸多的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以及人生的磨难与挫折,身边的亲人们也相继去世,而在这种情况下,福贵依然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经历什么,他只求让他活着就好.他从来没想过反抗,甚至都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为了活着他只能一味地忍受,这就反映出了福贵身上的奴性.事实上,不仅是福贵,福贵周围人的身上也大都有着奴性.在《活着》一书中,诸多人物都是奴性的牺牲品,被奴性所掌控.本文将探究余华《活着》中的奴性意识,分析造成奴性的诸多因素,寻觅造成奴性的根源.

    奴性《活着》中国人

    张恨水《金粉世家》的现代形式理念探究

    卫永恒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恨水作为我国现代通俗文学大师,其作品《金粉世家》是近代小说中的瑰宝,深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小说结构形式入手,探讨《红楼梦》与《金粉世家》之间的联系,分析其宗教文化故事背景,并就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现代形式理念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对这部小说进行新的解读.

    张恨水《金粉世家》现代形式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