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文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周贵玉

旬刊

1002-2139

qnwxj@vip.sina.com

0452-2429996

161006

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青年文学家/Journal The Youth Writers
查看更多>>《青年文学家》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斯?卡斯托尔普梦的象征及其死亡思想探究

    祝明明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魔山》是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的代表作之一,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小说主要讲述一战前夕,欧洲封建贵族的没落以及部分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中关于无意识与梦的理论对解读《魔山》主人公汉斯•卡斯托尔普的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高山疗养院这七年的沉沦中,主人公经历的生离死别以及世纪交汇的思想混乱都一一表现在其梦中,通过解析主人公梦的象征意义,进而揭示了主人公潜意识中对死亡、爱与生命的感悟及其矛盾的情感.

    《魔山》精神分析

    沉默的欲望——解读罗萨《河的第三条岸》

    韩江枫
    104-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父亲因不能忍受现实世界巨大的压力,又无处倾诉,只能选择自己搭建起一个"异托邦",作为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在叙事的形式上对传统小说是一种颠覆或冲击,在这里,类似于父亲这样的形象,已经不再是活生生的个人,而是"个体",社会的观念和结构,为每一个人预设了思想和行动的空间边界,逾越边界的个体,是不会被倾听、被理解的.这种个体,不会被消灭,而是被压抑、控制在边缘地带,因此,和主流空间若即若离.本文将从《河的第三条岸》文本出发,结合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文字背后的深意.

    主体失语福柯异托邦

    《逃离》中山羊弗洛拉的神话隐喻

    何雨秋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拿大小说家艾丽丝 •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逃离》是门罗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运用了《圣经》和古希腊神话传说的大量元素,意蕴深厚,引人深思.作为小说隐线的山羊弗洛拉综合了威严神性、诱惑反叛、替罪羊等多重隐喻,通过对它的刻画,门罗深刻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卡拉囿于因内心渴求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所造成的精神困境,以及其激烈的内心冲突,凸显出现代女性在"逃与不逃"的夹缝中生存的残酷现状.

    《逃离》神话替罪羊

    论跨层叙事手法中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探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之解读

    田泽彤陈文铁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层叙事作为一个叙事学术语,最初由法国文学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提出.这一术语自诞生之日起,其内涵和意义就在不断地扩展.随着叙事研究的不断发展,跨层叙事也在叙事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从热奈特、耶昂以及阿尔贝的跨层叙事理论入手,研究该小说中出现的修辞与本体跨层叙事现象以及从中体现的小说后现代主义特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运用跨层叙事手法研究小说,可以使小说内涵更加丰富,并凸显小说的游戏性与不确定性.

    《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跨层叙事后现代主义

    一念之间:生与死——试从二元对立视角浅析《罗生门》

    王婷
    112-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所作的经典历史小说,本文试图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二元对立"的视角来分析该小说,主要围绕"生与死"这一主要二元对立项来揭示该模式对于小说的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深化所凸显的作用,由此窥见小说的巨大张力.

    罗生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

    童话中的坏小孩——皮皮"顽童"特征分析

    周梅芬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儿童被看成是有自己独特精神与心理世界的独立生命体开始,到现今大量充满现代意识的顽童形象已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不仅关注儿童的生存现状,还力图借此书写人类生活本质,甚至把童年看成整个人类生活及发展的缩影.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顽童"长袜子皮皮,以其荒诞不羁的语言,离奇古怪的遭遇和纯真善良的童心,俘获了全世界每一个读者的心.

    顽童皮皮特征

    《蜻蛉日记》中藤原道纲母所咏和歌考——以表达对藤原兼家积极思念之情的和歌为主

    邓晓婕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本的平安时代,女性作家藤原道纲母创作出了日本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出自女性之手的女性日记——《蜻蛉日记》.此外,藤原道纲母在和歌领域的造诣颇深.本文以藤原道纲母的代表作《蜻蛉日记》为底本,对其中藤原道纲母所咏的和歌,尤其是表达对丈夫藤原兼家积极思念之情的和歌进行考察,并阐明此考察对于今后进一步了解处于日本平安时代背景下的女性复杂心理状态研究的意义.

    蜻蛉日记藤原道纲母和歌藤原兼家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简?爱》

    李袁菲刘玲玉贾维灿张硕纯...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 • 爱》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伟大的女性存在主义先驱,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出了她的代表作——《简•爱》,当时轰动了整个文坛,直至今日,这部小说也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本文主要阐述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其重要研究意义,批判父权制和二元对立思维,并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轨迹来论证女性与自然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在男权社会中,自然和女性都是被压迫的对象,这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亲近性和相连性,从而提倡构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平等社会.

    简•爱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平等

    探讨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刘慧敏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展现着不同的思想内涵.在对英美文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作品的价值、内涵和意境,需要进行灵活的翻译和诠释,用中文展现英美文学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翻译的规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彰显美学价值的重要性,使翻译更加合理准确,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英美文学翻译美学价值

    论石黑一雄《无可慰藉》的复调性

    王煌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黑一雄小说《无可慰藉》中人物具有独立的意识,小说人物的思想相互之间通过不相混合的大量对话呈现出来.作者没有做出具有个人意识形态倾向的引导,而在小说中尽量完整呈现以对话为载体的多种平等的声音,使小说人物具有未完成性,故事也更具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因而《无可慰藉》明显呈现巴赫金定义的复调小说的特征.从人物独立思想意识、对话关系、未完成性三个方面探讨小说的复调性,揭示石黑一雄借此表达由于家庭关爱缺失以及社会压力给个人造成的创伤,更凸显其作为全球化时代、拥有多元文化身份的当代作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思想.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巴赫金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