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文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周贵玉

旬刊

1002-2139

qnwxj@vip.sina.com

0452-2429996

161006

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青年文学家/Journal The Youth Writers
查看更多>>《青年文学家》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日本猫文化

    杨梅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猫从中国传入日本以来,在日本的文化中,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日本民族的一部分,在中国虽然也有关于猫的种种传说,但是却没有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一种文化现象,从古至今,日本经典文学到通俗惯用语,流行漫画中,以及街头的饰品,还有最近出现的猫咖啡和猫站长小玉,无不透露这日本人对猫的喜爱之情.本文从猫文化的产生到形成为视点,从猫文化的表现文学的猫与猫经济入手,剖析了日本猫文化的特征.从而从日本人的民族性和审美观念探讨了猫文化形成的原因是本文的目的.

    日本猫文化表现特征民族性审美意识

    女性意识觉醒视角下《紫色》中塞莉的成长历程分析

    钟伟轩雷炎炎韩映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权主义学者认为,造成女性成为社会附属地位的根本原因是生活在男性社会中,如果女性要摆脱现有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心理的层面取得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独立.在《紫色》作品中女主人公塞莉的成长历程中充分地体现出解决女性独立的根本层面问题.塞莉是亿万女性的典型代表,其生活现状触目惊心,但是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成为女权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宣传效果.

    女性意识觉醒独立

    《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本能论解读

    周丹丹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森 •麦卡勒斯是美国20世纪独树一帜的南方女性作家之一,其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自问世以来一直被誉为扛鼎之作,讲述了发生在南方小镇上的三个怪诞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爱情悲剧.本文主要通过弗洛伊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的理论对小说人物和情节进行分析,以阐释本能对造成人物精神隔绝和无法摆脱孤独悲剧命运的内在推动作用.

    《伤心咖啡馆之歌》生本能死本能孤独

    比较梅特林克的静止戏剧和契诃夫的心理剧的异同

    张道远
    151-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特林克和契诃夫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位重要的戏剧家,他们的戏剧样式呈现了与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的很大不同,外部动作的减少,强调内心活动似乎成为了主流,但是二者之间也有很多的区别.

    梅特林克契诃夫相似与不同

    莎士比亚的暗语——为什么《爱的徒劳》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段薇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的徒劳》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作品,尽管批评家对其评论莫衷一是,其诡谲的语言艺术不遗余力地助力了莎士比亚作为经典的中心的地位.面对国王的誓言,人物语言的一致性彰显无疑,发誓、背誓到再次发誓的轮回彰显了誓言的苍白无力,这种语言游戏不仅带来意义的消解,同时彰显着爱情的强大力量.为什么《爱的徒劳》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因为它是一场语言的盛宴.

    《爱的徒劳》一致性想象实际

    试析《俄狄浦斯王》——神谕造成的悲剧命运

    潘雅轩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的命运在出生前就已被预测,俄狄浦斯拼命抗争最终也没能逃脱命运的掌控.在我看来,与其说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是既定的,无法抗争,不如说是神谕造成的.本文将以"神谕"作为着眼点,浅析"神谕"与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关系.

    《俄狄浦斯王》悲剧命运神谕

    概念隐喻视角下《雷雨》中的委婉语研究

    翟舒朱梦婕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认知的视角中,委婉语的存在与运用和概念隐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认知视角下理解委婉语的运用.本研究主要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文本,来研究认知视角下的委婉语的使用特点.

    概念隐喻委婉语雷雨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言语幽默研究——以《摩登家庭》第七季为例

    郭雁雁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摩登家庭》第七季中的对话为例,从合作原则视角下分析了该美剧中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

    合作原则幽默《摩登家庭》

    古诗词影像化表达的生产机制研究——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路晓涵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如今新媒体时代的背景和传统文化热潮之下,如何重拾文化自信,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开发与保护,是当代学者们的热门话题.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影像作为一种较于文字来说更直接的传播方式,古诗词若想被大众以最直观的方式接受,就需要对古诗词进行影像化表达,央视打造的《经典咏流传》即是一档将古诗词内容进行影像化表达较为成功的例子,节目将以文字为载体的古诗词进行视觉化加工,利用便于进行大众传播的视听媒介,完成对广大受众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影像化表达符号经典咏流传生产机制

    对电影《英雄》中秦王形象的误读分析

    史光恒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可以作为国产电影中鲜有的误读案例,这种对影片的误读范围颇为广阔,几乎涵盖了全部的观众甚至影评人.而其主要表现是将秦王定义为正面人物,以及将影片中的秦王与真实历史上的秦始皇一概而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将针对该片是否在歌颂秦王以及影片中大量的误读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给予观众新的角度来审视影片.

    电影《英雄》误读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