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文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文学家
青年文学家

周贵玉

旬刊

1002-2139

qnwxj@vip.sina.com

0452-2429996

161006

齐齐哈尔龙沙区胜利小区5号楼

青年文学家/Journal The Youth Writers
查看更多>>《青年文学家》杂志是一本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大型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以展现大学生风采,教师教学交流为主题,集学术性、实用性、权威性、前瞻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为国家机关、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高校的教师等发表研究成果、理论探索及学术研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本杰明?康斯坦《我的一生》中的虚构与真实

    唐小璐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杰明 • 康斯坦的《我的一生》是法国19世纪自传与小说文体相结合的典型作品,讲述了作者生命前二十年的主要经历.里面充斥着真实和虚构的交错,体现了"流浪汉小说"和"心理小说"两种虚构元素在客观真实叙事中的建构,也体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心理、表达政治志向的愿望.

    《我的一生》流浪汉小说心理小说逃避现实

    数据人文视角下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以《雪国》文本数据挖掘为例

    陶建明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川端康成代表性作品《雪国》为例,对原著文本进行统一整合,以HTML标记方式,将文本中的章,节及段落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后,采用文本分析软件KH Coder对标记后的整篇文本文档进行相关系列数据挖掘.在挖掘出的相关文本数据的基础上,计算出高频词汇,再以共起网络效果图的形式,展现出彼此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各自所对应的文本内容,进而对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数据化实证分析.

    雪国数据挖掘女性形象

    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

    王泽伟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美的属性是日本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与景物观展开论述,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与风土人情,阐述了季节感与景物观在其文学中的形成因素,并在和歌、连歌与俳句、散文、小说等方面探讨了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与景物观,进而着重在区位条件、审美特性、文化影响等方面,探究了日本文学中季节感与景物观中的"物哀"传统,以期为日本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日本文学季节感景物观

    目的论视角下科普图书汉译研究

    许娜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许多英语科普图书赢得了国内读者的青睐,其翻译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结合科普英语的特点,即大量使用专业、半专业词汇的词汇特征,广泛使用被动句和定语从句的句法特征及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文体特征,以目的论为指导,探讨了科普图书的汉译策略,以期对科普图书的汉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普图书目的论语言特征翻译

    《弗兰肯斯坦》中的隐喻分析

    许腾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玛丽 • 沃尔斯通克拉夫特 • 葛德文 • 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不仅被誉为哥特小说的杰作,同时也被认为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和隐喻分析的方法来揭露男权社会对女性价值的轻视和科技的异化.

    弗兰肯斯坦怪物隐喻雪莱撒旦人性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下《小小小小的火》中伊奇的成长

    张广欣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小小小小的火》作为伍绮诗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书中,理查德森家的小女儿伊奇的蜕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出发,分析伊奇的成长之路.伊奇的本我最终摆脱了自我的监控以及超我的束缚,拥抱了其梦寐以求的自由.

    人格结构理论成长自由

    《春琴抄》对物哀的继承与发展

    张缦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谷崎润一郎是唯美派作家最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关于他的作品《纹身》《麒麟》等都被众多研究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谷崎早中期的作品研究,多以官能美,美就是强者,以女性美压倒包括道德秩序在内的一切等研究成果居多,对谷崎晚年移居关西后的作品研究,以呈现的古典美的研究成果居多.而对作品里的古典文学理念-物哀却少有提及.本文结合物哀这一文学理念,从主人公的爱情,及社会思想枷锁等方面深刻剖析《春琴抄》如何体现对古典审美情趣物哀的继承与发展,来展示谷崎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一直以来不少文学评论家指出的谷崎的作品毫无思想的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

    唯美主义女性至上物哀

    卡夫卡《城堡》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赵琦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弗兰兹 •卡夫卡所作的最后一部小说就是《城堡》,他在著作中基于男性视角层面上对诸多女性形象进行刻画.这些女性形象在父权社会中非常无助,她们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爱情中,想要凭借美丽的外表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加以改变.虽然一些女性已经具备觉醒意识,已感受到女性无法在父权社会中获得自由,但是她们还是选择逆来顺受,愿意在权威下屈服,并未探究出真正的女性解放道路.

    《城堡》女性形象女性解放

    从《千只鹤》看日本文学中体现的俄狄浦斯情结

    邹雨珂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两代人的畸恋故事.弗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扩大了"性"概念的范围,从潜意识层面对男孩的恋母情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运用这一理论对《千只鹤》主人公菊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中体现的日本特有的文学审美要素.

    《千只鹤》俄狄浦斯情结乱伦日本文学精神分析

    解读《请买票》中女主人公安妮的异化

    董晓烨姜珊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上,女性是特殊群体;在文学上,女性也同样作为一种特殊的主题,世世代代被不同的作家所塑造、描摹,最终以各式各样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请买票》是英国作家劳伦斯早期的一部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描写了女售票员安妮•斯通的感情经历.本文以该短篇小说为例,以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并结合酷儿理论,看待其中女主人公安妮的命运,分析造就其心理与行为上古怪的原因,探究她被社会所异化的过程.

    劳伦斯生态女性主义酷儿理论《请买票》两性关系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