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分工”与“团结”之间--评《社会分工论》

    任旭
    291-293,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尔干是社会学三大经典理论家之一,是社会功能论和社会本位论范式的重要开创者,涂尔干对社会秩序及其与分工关系的讨论集中体现在其博士论文《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涂尔干本人抱着一种社会进化论的理念,但是道德的败坏、集体意识的沦丧、商业活动的无序化和混乱等等问题却又像利剑一样让这位颇有些道德家倾向的社会学大师如芒在背,《社会分工论》便形成于这样的认知背景下。我们试图从涂尔干的两大主要概念:“分工”和“团结”入手,关注其统一和张力,考虑围绕着对概念而产生的理论系统,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某个单独的概念加以分析,并认真审视这份社会学经典的丰厚理论遗产。

    社会分工社会团结法人团体《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汉译英中的心理负迁移

    费维宝
    294-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迁移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当汉语与英语的某些特点相异时,学习者若借助于母语的一些规则,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汉译英过程出现的错误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负迁移汉译英语言对比心理学

    国内关于父母教养效能感研究的文献综述

    叶妍符明弘陈瑶
    296-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对父母教养效能感的研究从研究的领域上看,有父母效能感的相关研究、测量工具的研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及干预研究等等方面的研究。未来可以在统一概念、拓宽研究领域、加强父母教养效能训练的研究等方面加强研究。

    父母教养效能感综述

    接受与承诺疗法中价值观的作用

    单志芳蔡燕怡黄慧
    298-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从理论上以及实际干预行动上阐述了价值观在接受与承诺疗法(ACT)中的重要作用与体现。价值观是ACT中的核心观念,ACT的干预必须以价值观为中心指导,ACT中的价值观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接受与承诺疗法价值观ACT干预

    论如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

    杨红波
    300-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人类社会诞生伊始,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类文明的高度正在朝着生态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演变中,一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本研究旨在从国内外生态伦理学家的研究范畴中,总结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伦理观发展观点及争论和重难点突破。文章以生态文明理论建设为端口,以生态伦理的全面视角探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对人与社会产生的重要作用。

    自然和谐发展生态伦理观

    无意识思维研究的争论及展望

    张斌
    302-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意识思维理论虽然被看成是无意识加工研究的最新成果,然而无意识思维效应却也面临着真实性的争论。文章从介绍无意识思维研究的基本实验范式出发,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列举无意识思维研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

    无意识思维意识思维争论

    兼爱与尚贤

    张训金天鸿
    304-304,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之一,开创了墨家这一学派及其思想。在他的思想之中,兼爱是核心,尚贤和尚同则是兼爱这一思想的延续和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的应用。

    兼爱尚贤功利

    从理性走向辩证--浅谈马克思的哲学发展之路

    汪柯妤
    305-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与17-18世纪以后的欧洲哲学家们相比,马克思的理性主义思想表现了更强烈的科学性,在马克思的哲学发展之路上,由于理性主义的转向和分裂,理性哲学中的辩证哲学逐渐分离出现,并实现了辩证思想的工具化,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也应运而生,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一座高峰。

    理性辩证马克思哲学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视野谈谈如何筑“七彩云南梦”

    戴仲月李娟
    307-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状态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只能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如果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那么作为其中组成部分之一的“云南梦”,则是云南每个人民的梦。所以实现富民强滇的“云南梦”的主动力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是实现“云南梦”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国梦七彩云南梦

    国内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和中产阶层划分标准

    陈序
    308-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社会学界对中产阶层划分标准的讨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视角:关系社会分层观和结构社会分层观。传统的关系社会分层观主要是从深层社会关系出发,从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社会阶级。等级社会分层观是把社会成员放入社会地位高低等级不同的排列系统中来划分中产阶层,把中产阶层当成一种社会结构现象,不同的理论视角选择的划分标准不同。

    关系社会分层观等级社会分层观收入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