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谈青年员工的政工管理

    冯怡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一个企业的长足发展,更离不开青年员工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青年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增强青年员工的思想情感的了解,准确及时的了解青年在想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困难,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工作方式和方法更准确。

    青年员工企业发展需求对策

    网络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及其对策

    魏广红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但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对此,作者提出了相应对策。

    网络青少年阅读

    青少年罪犯的再社会化探讨

    黄睿民林凯康林诗璐张震宇...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青少年罪犯的再社会化问题也凸现出来。通过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及当前我国对青少年罪犯再社会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社区矫正这种开放式的矫正方式应该成为青少年罪犯再社会化最优先考虑的方式。

    青少年罪犯青少年犯罪心理再社会化社区矫正

    离婚制度完善之我见

    马平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离婚带来的许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更加需要一部完善的法律去规范调整它。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婚姻法修正案,在这次修改中,离婚制度仍作为一个焦点问题被关注,立法者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和完善,使这次修改后的法律较之前的婚姻法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的飞跃,这次修改后的婚姻法在现实操作中也暴露出了许多的不足。

    协议离婚判决离婚子女财产分割损害赔偿

    大学生自杀意图调查及原因分析--一种越轨社会学的理论解释

    张兴慧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据统计,2003年,我国高校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二,2004年已升至十万分之十。04年全年北京自杀死亡的学生为19人。2005年,北京高校100多万名在校大学生中,已经有15名自杀身亡。自杀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里笔者期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有关理论对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及自杀意图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社会控制策略。

    大学生自杀意图策略

    论新时期农民工劳资关系协调及矛盾化解机制

    丁夏炎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资关系是指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而在劳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农民工劳资关系是各种劳资关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农民工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但由于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取向不同,导致劳资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建立健全劳资关系协调及矛盾化解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农民工劳资关系劳资矛盾矛盾化解机制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知识产权犯罪问题探讨

    冯红
    68-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各国间的联系日趋密切,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逐渐增强。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契机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而知识产权犯罪的增多就是负面影响之一。若要全球化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必须尽可能的减少其不利之处。文章将就经济全球化引发的知识产权犯罪的概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几项预防措施。

    经济全球化知识产权犯罪影响措施

    见死不救解决之道探析

    刘丽娜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摈弃见死不救、弘扬见义勇为精神,既不能将道德法律化也不能完全失去法律的作用,应从完善法制、加强道德建设、建立见义勇为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构筑杜绝见死不救事件发生的系统工程。

    见死不救道德法律

    “同命不同价”现象的法学分析

    林彦含蔡向阳
    71-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命权是平等的,这是实现平等的基本要求。而在面对死亡赔偿这一问题时,如果做到公平、公正是检验平等权利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双重标准,城乡居民的死亡赔偿标准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出现了“同命不同价”的奇怪现象,这是有违我国现行法律的相关规定的。文章就对“同命不同价”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同命不同价死亡赔偿平等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若干问题研究--以法经济学为分析视角

    陈晓东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房屋拆迁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联动方可加以有效解决。文章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展开分析,透视城市房屋拆迁背后的各种利益博弈,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建议。

    城市房屋拆迁利益博弈分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