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如何保持“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纯洁性

    万虹
    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两新组织已成为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力量。“两新”组织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如何保持党的这支新生力量的纯洁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两新组织党员党的建设

    政治妥协的内涵及运作条件分析

    李天兵
    27-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妥协是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讨价还价等方式达成协议的过程,它是民主政治体制中的常态。政治妥协有许多积极功能,但它的持续、有效运行需要良好的制度条件。

    政治妥协民主体制政治文化

    中国梦:当代大学生担当历史使命的动力源泉

    敖四江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人民的梦、每个人的梦。中国梦以其宽广的视野、丰富的内涵,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强音、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也对当代大学生赋予了神圣的历史使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理应成为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主力军,成为用中国梦凝聚当代大学生力量的主力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强化大学生对自身所肩负责任和使命的深刻认识,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之心、强国之愿、报国之志。

    中国梦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凝聚力量

    高校青年机关管理干部压力情况调查

    苏丽娜杜帅
    31-31,32页

    中学青年男女教师在职业压力面前的差异性

    李娅卢聪慧罗斯琪
    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青年教师是教师人力资源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青春与活力,激情四射,正是开展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如何发展好青年教师这支队伍关系到整个师资力量的稳定和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着重从男女性别角度来剖析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差异性,并针对中学青年男教师和中学青年女教师这两个群体提供有关教师职业压力缓解措施。

    职业压力青年教师中学

    大学生职业资格证报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

    张微刘梦影胡秀银刘洪利...
    3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社会压力日趋激烈。专业化和技能化人才越来越受社会各界认可,从而掀起了对职业资格证狂热的报考风暴。为了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的报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文章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切入主题,探讨职业资格证的报考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做深入研究。

    大学生报考职业资格证考证热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谭玮炜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基础力量,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教师最关键素质,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文章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入手,分析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建议性措施。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何冬梅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不断地影响现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快捷性、开放性、平等性、广泛性等特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和谐校园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谷家川陈薇赵来孙磊...
    40-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有和谐、健康与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人际观、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与成才。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对策

    论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朱晓玲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的意识,增加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加强校园网络的科学管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综合利用现代技术、心理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等手段,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搭建起新颖生动、形象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以此应对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网络时代大学生影响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