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罗素的摹状词理论

    庾晋鹏
    328-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素作为语言哲学奠基人的缔造者,他提出的摹状词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哲学的方法,对20世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罗素摹状词理论的内容,并提出其缺点与不足。

    罗素摹状词理论缺点与不足

    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目标和路径

    黄鼎
    331-33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重视现代化发展中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以未完成的人为出发点,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本质上就是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目标建构,应着眼于人的现代化。在路径选择上,应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拓展关于人的本质的教育,重视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引导,引导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丰富人的本质,最终实现人的完成形态,即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目标建构路径选择

    马恩党报思想与中共党报理论之比较

    谭成兵
    33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党报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党报思想的先河,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至今指导着其党报实践。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党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党报思想(以下简称“马恩党报思想”)的一些方面,并有所创新发展。文章主要对马恩党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产生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方面比较,以引起对中共党报理论发展和完善的关注。

    马恩党报思想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

    民族经济与民族问题研究

    畅鹏
    335-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与民族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民族经济是影响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因。民族文化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根源,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又植根于该民族的经济生产方式,对该群体所属经济生产方式利益的维护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直接动因。民族经济和民族问题彼此联系,共生共灭。

    民族问题民族经济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

    徐丹
    337-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至今还未有定论。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也尚未定论,很多学者开始质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合理性地位,开始重新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构成。将从情境概念出发,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概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与环境的区别联系,从而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内在合理性。

    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素

    爱伦坡《人群中的人》孤独的解读

    陈子丽陈启亮
    339-339,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伦坡·坡的《人群中的人》是其众多佳作中较为独特的,该作品的开篇引子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无限的空间。文章将以心灵式的孤独为基调,探讨爱伦坡作品里对世人精神解读困境的人文关怀,旨在解读该作品别样的孤独。

    爱伦坡《人群中的人》心灵式的孤独

    豆选的民主涵义

    曾林子赵宏波
    340-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豆选就是用投豆的方式来选举。与票选相比,在政治学意义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差异仅仅在于:票选一定要识字,要会写字。而豆选则无须识字,是文盲也能行使的权利。文章主要叙述了豆选的由来以及其代表的民主涵义:普遍选举原则、秘密投票原则、公平选举原则、制度化原则。

    豆选选举民主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

    葛春静
    342-34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当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和认知偏差,极大的推进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的科学认知。科学发展观是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极大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位

    红色文化遗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遵义长征文化遗产为例

    张新周安政
    343-34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利用和发挥好红色文化遗产这个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如何把红色文化的不朽精神渗透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中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和思考的一大课题。加强新时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好红色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长征文化遗产地方学校作用

    浅谈日本“一過性”地震灾难观形成背景及其抗灾体系与启示

    张冉
    345-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岛国日本地理位置独特,其灾难的多发性,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灾难心理。其中既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佛教信仰有关。中国自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频发。借鉴日本自然灾害的对策对思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乃至研究适用于全球的灾难预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自然灾害一過性无常完善抗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