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本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初探

    胡金国梁洋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独立的少年刑事法律规范长期缺位,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一直适用同一部刑法,由同一司法组织体系操作,并遵循同一刑事诉讼程序。因此,从法律本身来看,其并未凸显未成年人在犯罪、刑罚与处遇问题上的特殊性。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具有相似文化背景国家的有关刑事司法政策中具有策略性、灵活性的部分,能对教育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这种借鉴还可以较好地协调法律的一般适用性、相对稳定性与犯罪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保证法律适用的实质性效果。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政策日本模式借鉴意义

    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管理研究

    王腾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问题已经摆在了突出位置,经办机构管理业务重叠、业务制度缺乏衔接、管理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尤为突出,文章将结合试点地区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城乡统筹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相关经验。

    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

    国际法视野下南海油气资源的争端与共同开发问题

    张程
    107-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海是我国的核心利益所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由于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秉持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使此地区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带之一。2014年3月31日,菲律宾向设在海牙的仲裁庭提交南海争端诉状,可见南海问题的日益凸显,而其中争端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南海周边国家对南海油气资源的争夺。文章意从南海油气问题的争端为出发点,结合南海以及世界各海域争议区共同开发合作的实践,谈谈笔者对解决该问题途径的一些想法。

    南海油气资源争端合作共同开发

    “亲亲得相首匿”刑事价值的彰显--一项古老法则的现实力量

    段锟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亲亲得相首匿”自汉朝正式确立以来,历经千余年得以继承、延续,一直被封建正统思想标榜为伦理典范,被解释为孝义的代表。然,在法治社会下,这项古老的法则不仅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反而在刑法期待可能性的逻辑构造上、刑诉证人作证等方面彰显着人性的价值,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在与时代法制理念相博弈的过程中进行着重塑,在与现代法治精神互动中进行融合。

    现代法治亲亲得相首匿期待可能性刑事价值

    对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考--从价值性与局限性的角度来看

    刘建政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案例指导制度属于我国司法领域的一项有益尝试。它对于推进司法机制改革,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有其积极作用的一面;但目前成果不是很大,依然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至于案例指导制度是否可以蓬勃发展起来,这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案例指导制度价值性局限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

    张琪熊朝凤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权和私权双重属性,在非遗保护的研究讨论中,私权保护模式备受争议。由于非遗的公共属性,对其加以私权保护会造成私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同时私权保护中各权利主体间亦存在利益分配问题。文章着眼于非遗私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重点对私权保护涉及到的各主体间利益平衡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解决私权保护中的利益平衡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权利益平衡

    基于消费者心理的大型超市布局结构设计探究调查报告

    李举春黎青武王曦王威...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超市竞争环境,经营者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在卖场的整体设计规划与布局结构中实现科学性,时代性,在设计思路和风格上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针对性。在此项研究之中通过对消费者心理的分析,探索性的改变超市内部格局,对超市布局结构进行适时和适需的创新,从而促进卖场“终端生动化”建设,摸索出一套开拓性的超市布局和服务结构模式。本调查问卷就是在对消费者消费欲望和心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根据数据总结的结果来对超市布局结构进行适时和适需的创新,并验证可行性和必要性。

    消费心理布局创新运营结构调查报告

    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处分权保障的几点建议

    杜可清
    116-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是其主体地位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当事人有权利对于自身有关的民事实体权和诉讼权进行支配,并行使民事诉讼法赋予的处分权来约束法院的审判行为。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作为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当事人的处分权权限,是完善民事诉讼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民事诉讼当事人权利有效行使的本质体现。文章将以处分权的内涵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从而引出在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受到限制的状况,最后提出保障当事人处分权的几点建议。

    民事诉讼法当事人处分权保障建议

    论“人肉搜索”中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方法

    魏景晋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达自由与隐私权本身就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因此这二者在“人肉搜索”现象中的博弈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我国发生的“人肉搜索”代表性事件,不难发现“人肉搜索”这一现象亦正亦邪,在舆论监督利器与网络暴力之间摇摆。“人肉搜索”有时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值得我们肯定,但有时却又经常沦为侵害其他人隐私权的工具。因此,在“人肉搜索”现象中,我们既要捍卫表达自由的行使,又要对隐私权进行必要的保护。若想实现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就必须要制定科学的措施来应对政府行政干预的限制。

    人肉搜索表达自由隐私权平衡保护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评述及借鉴

    刘雪娇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大多数民主社会里,人民通过建立契约将一部分权力出让形成政府来帮助实现其民主权利,形成公共权力。公共权力的出现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带来滥用权力、错用权力的危害,因而形成相应的权力监督制度来制约权力的行使就变得很有必要。文章通过对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简要介绍和评述,从中找出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并发现其与中国行政监督制度的相通之处,探讨将其改造后应用到中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瑞典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评述中国行政监督制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