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出社工伦理困境的两难抉择--对社会工作实务伦理的思考

    姚媛媛
    305-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实务工作者常常会遇到多元化的伦理困境,使其往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艰难的伦理抉择。当然,社工可以按照专业的伦理准则去为案主提供服务,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等各方价值观都有所不同,致使社工很难根据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做出既符合社会伦理又符合各方利益的决定。因此,如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清楚的认识到所面临的困境,并能恰到好处的做出与此适应的正确的伦理抉择,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伦理困境伦理两难伦理抉择

    名著续写的“颠覆”策略

    程颖洁
    306-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著续写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内容百变、质量参差的续写文本常令读者困于选择。以对《傲慢与偏见》的续写为例,其中既有工笔承接,亦有诡谲创新,令人眼花缭乱。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创作的《班纳特小姐的自立》就因其颠覆性的人物、情节设置而令读者大跌眼镜。不过,评判续作价值的标准有时并不囿于“忠实”二字。借助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比对原著与续作,可看出奥斯丁与麦卡洛在婚姻观、价值观方面的女性意识差异。“颠覆式”的名著续写或也值得一读。

    名著续写“颠覆”符号矩阵《班纳特小姐的自立》女性意识

    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吴明轩王思齐李芬梁勇...
    308-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其社会融入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穆斯林流动人口与其他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其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和排斥。基于对上海市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穆斯林流动人口在融入上海城市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促进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进程。

    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上海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的研究综述

    范翠欢
    312-313,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概念,不仅是该学科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术界讨论最多、争议最大的论题之一。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因为通过对该概念系统梳理和科学界定,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其学科地位得以提升和巩固。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内涵研究综述

    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之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威宁县为列

    文兵
    314-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地的开发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威宁县地处黔西北,居住着汉、彝、回、苗等十多个民族,开发本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关系的融洽。可运用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具体来分析和研究民族地区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功能主义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浅谈《论语》中官德教育思想

    肖明宁
    317-318,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官德教育在中国德育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论语》中蕴含有十分丰富的官德教育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贱贵有序、忠恕守礼、勤政爱民、坚守孝道和重用贤才等五个方面,其方法包括谈话法、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注重身教等方法。我们应正确认识《论语》中官德教育思想,坚持一定的立场、原则和方法,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孔子《论语》德育思想官德

    刍议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陷

    谢娟
    319-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与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使哲学脱离了唯心主义的牢笼,并重新树立了唯物主义在哲学中的威望。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相对来说也并不是主动的。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最致命的破绽是它并没有以实践为基础,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实践活动对于人的意识以及整个人类的基础的意义。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感性认识实践

    浅析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王长煜
    321-32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几乎达到了科技的顶峰,从人类发现科学,到掌握和运用它们,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使大自然为人类竭尽所能的服务。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例如疾病得到控制,死亡率有所下降等,这些都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新突破。但是,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他们提出的生态自然观主要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想,这不仅对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指导作用,而且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屠格涅夫阶级论的虚无主义与中国

    肖语
    32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无主义问题最初来自德国,是现代化晚发的传统深厚的大国,受到西方现代化文明传入,自身传统受到现代文明冲击后,对于现代文明哲学基础的反思和质疑。不同于德、俄两国的是,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深厚的大国,加之地理区位和历史原因,中国现代化文明要更加的晚发。同一时间,德、俄两国的虚无主义问题已经开始暴露。中国走现代化道路也无可避免。中国关于虚无主义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过德国的马克思和俄国的屠格涅夫的影响。然而,用屠格涅夫和马克思的阶级论应对当下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虚无主义问题也出现的瓶颈。上个世纪初的“科玄论战”与现下的诸多社会问题与虚无主义密切联系,中国的现代化出路在何处,是否能采用文明论等其他角度面对中国的虚无主义,是我们需要深思也必须面对的问题。

    虚无主义屠格涅夫科玄论战文明论

    把握“两个转变”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栾雪松
    324-324,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群众文化工作已由原来在活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面对激烈竞争,寻求自我生存发展,又要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而逐渐向完全式的承担公益性社会责任的角色过度。从微观,它不仅与每个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宏观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此,整篇文章将围绕群众文化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质,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主线,从近年来的两个转变及如何追求所带来的几点思考。

    群众文化管理体系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