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孝道价值观融入

    徐嘉桧
    35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将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宠大群体,老年社会工作任重而道远。“孝道”曾是我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其对中国的老年社会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利用好宝贵文化遗产,将孝道价值观融入老年社会工作。在此,深入分析孝道价值观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探讨老年社会工作中孝道价值观融入的途径,以融入情感的小组工作方法为主,以社区为平台,同时宣传孝道价值观与老年社会工作,以与“孝”传统容易对接的“家庭养老”为主要工作模式。

    老年社会工作孝道价值观孝文化价值

    论公共财政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支持

    李梦娇
    352-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因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调整相对滞后,使得大量社会问题产生,为解决这些问题,探讨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非常有必要。文章首先对公共财政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决定因素、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以香港为例,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以及公共财政支持社会工作的分析与总结等方面例析了公共财政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支持。

    公共财政社会工作必要支持

    论公共秩序保留

    陈恪玮
    353-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私法领域中除了根据冲突规范指引适用外国法这以基础制度之外,还存在一项重要的制度,即“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文章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探究了这一制度在国际私法中的作用、适用条件及排除外国法后的法律适用问题。对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不仅需要有相应的限制规定,还要防止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公共秩序保留国际私法限制适用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运动

    刘丰沛
    35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一不公平条约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于是清末朝中的保守派主动提出了变法的思想,这一次变法是对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史称“清末新政”。新政的大部分措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但是也有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禁烟运动,就是当时成功的典型事件之一,禁烟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铲除当时社会的普遍陋习,抑制中国的大量资金外流的情况。

    清末新政禁烟运动鸦片

    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

    林燕华
    35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党历来对军人价值问题高度重视,军校作为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摇篮,必须注重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的加强和改进,这不仅关系学员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什么人掌握枪杆子的问题,还关系到军队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问题。由于军校学员的思想和生理正处于成熟期和生长期,因此在新时期的军校教育中让学员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

    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探析

    任娟
    356-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马克思来说,“人”一直是他研究与关注的重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探索的一个初步尝试。文章将通过对这一文本的考察,探究马克思类本质概念的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来源,分析马克思对二者类本质概念的超越。

    类本质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费尔巴哈的双重态度

    王佳丽
    357-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尔巴哈无疑是一位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文章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概念的考察入手,结合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突出了此时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双重态度。

    异化劳动共产主义黑格尔辩证法双重态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

    莫兰艳
    358-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强调要从哲学中的时代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等特征中去理解和辨证,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化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国情联系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理论的出现和运用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民政事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

    陶云峰
    359-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所从事的婚姻登记、离婚办理、纠纷处理工作中,时刻面临着应用思政工作手段的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也促使笔者在不断反思岗位工作模式,并在反思中也意识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提炼与应对模式定位,对策可以从:深化对思政工作职能的认识、合理控制思政工作作用边界,以及努力创新思政工作实施办法等三个方面来构建。

    民政事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平面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赵焕刚
    360-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伟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一各领域,平面设计中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赋予设计作品新的内涵和活力,彰显中华民族特色。

    平面设计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