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崎骏动画中的自然审美和人文关怀

    陈苗苗
    353-353,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崎骏是日本动画史乃至世界动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从最初的《风之谷》到收官之作《起风了》,作品中无一不蕴含着独特的自然审美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日本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个人高尚的人文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正是自身的这些与众不同造就了宫崎骏动画的独一无二,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思考。

    宫崎骏动画自然审美人文关怀

    毒地与人:美国拉夫运河事件

    张奕璞
    35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拉夫运河事件”是美国环境史上的一件大事,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联邦政府制定了《综合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法案》,为以后棕色地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毒地拉夫运河工业废弃物拉夫运河事件

    基于西藏宗教艺术的酥油花雕塑艺术研究

    刘珣
    35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藏族独有的酥油花雕塑艺术,是一种软雕塑,由于其艺术形式特点,也被人称为酥油花立体连环画。酥油是藏族人们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是一种从牲畜奶品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当这种油脂凝固后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并且色泽圆润,在酥油中加入矿物质颜料,可以将一些人物、草木、故事等在凝固后的油脂上塑造出来,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章就对酥油花雕塑艺术的由来以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增强人们对藏族文化的认识。

    西藏宗教艺术酥油花雕塑艺术

    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国民性改造理论

    余志坤李鲲鹏
    356-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国民性改造理论源于西方学者对我国国民体性的语言、文字论断,这些论断刺激了一批批仁人志士去深入考究我国国民性特点,重视“立人”对于“立国”的深刻意义,在维新变法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国民性改造理论都有具体的表现,那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我国国民性中缺少什么,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民性改造

    乾嘉考据史学发展的学术动因

    郭蔚然
    357-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乾嘉时期,受考据学繁盛的影响,清代的史学也兴起了一股考证之风,考据史学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一种文字狱成因说,实际上,乾嘉考据史学的兴起,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有社会历史条件等外因的影响,更多的是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结果,是清代学术史内部的嬗变导致的,史学的发展固然不能摆脱政治的影响,但更应该重视其自身独立的发展动力。

    乾嘉时期考证史学文字狱学术史

    浅谈老子“人生‘三宝’”之“慈”--生命之本与文化的作用

    陈金豆
    358-358,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聃的传世箴言--《道德经》深刻地阐述了万物之始,生命之本;为人之道,从政之策。五千余字,集万千智慧于一身。文章主要选取其中人生“三宝”之“慈”,结合自身体会,浅谈其对生命之本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一定的积极帮助。

    老子道德经

    传统节日的创新性传播--以“中国情人节”七夕为例

    张心怡
    359-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七夕,又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从传播学角度来看,“七夕节”作为一个传播符号,不仅拥有诸多可以去挖掘的丰富意义与内涵,更可以形成一个传播的平台,采用群体传播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与传播。在市场经济快速运转的大环境下,各种创新性传播手段同时也使得该节日创造出了更多的广告、经济价值。

    七夕传统节日创新传播

    浅析《名利场》杨必译本的翻译

    张敏
    360-360,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必根据汉语的语义结构,对句子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整部译作流利晓畅,将英语译成地道、自然的汉语。

    英汉“主语”异同主语的省略转换和对应

    《陈涉世家》教案

    陈少平
    361-361页

    浅析尹文子的“形名”思想

    赵胤张文革
    36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尹文子,稷下学宫代表人物之一,与宋钘齐名并称为宋尹学派。长期以来,学界基于其著作《尹文子》,将尹文子归为名家,并认为他的思想上承邓析、孔子、墨子,下启公孙龙、荀子,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意义。而其带有道家黄老派痕迹的思想并未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以对“道产生名”的讨论作为开端,引出研究的核心--“形名”思想,力图还原一个完整的尹文子名实观。

    尹文子名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