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社会治理创新助推中国梦实现

    于玺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是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美好憧憬。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进行努力。在社会领域,有效的社会治理可以从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心三个方面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社会治理中国梦创新

    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参与机制构建与风险规避--以法学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矫正志愿工作为视角

    魏昀天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于高校内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缺乏,在相关实践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以法学专业学生参与社区矫正服务为例,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机制,同时论证其可行性,并且提出相关风险的规避措施,在充实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内容和引导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作用。

    志愿服务专业特色制度构建社区矫正

    对企业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的探讨

    马玉柱肖丽芹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怎样更好的发挥作用。从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党组织的现状看,关键在于强化党员学习教育,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企业党员党组织群众作用

    压力型体制下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反思

    陈玲玲
    32-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绩效考核是政府系统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政权体系的末梢,乡镇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最为紧密,其绩效考核意义重大。当前,我国行政系统内部呈现出特殊的压力型政治体制。这种压力型体制引起了乡镇政府绩效考核逐渐偏离公共利益取向。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建设,要求推进和完善我国乡镇政府绩效考核。

    压力型体制乡镇政府绩效考核公共服务

    “社工+志愿者”模式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的实践

    岳洁汪彬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工与志愿者是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的两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获得较快发展。目前,较多省市的福利救助体系开始着手促进社工和志愿者的合作,形成“第三方力量”,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救助体系。文章介绍该模式了特点,将该模式与传统单一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探索出一种适合于我国的“社工+志愿者”实践方法。

    流浪未成年人社工志愿者救助

    高校志愿服务持续性研究

    姚莉邱圣童李易蔓朱悦...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院校学生志愿组织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建立起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高校志愿服务成为了我国志愿服务的主力军。本研究从志愿服务持续性出发,从志愿者参与以及志愿项目设计两个维度,通过访谈、问卷、案例调查的方式探究志愿服务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性志愿者志愿项目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姜小白
    4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类也越来越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幸福感。随着大学生跳楼、投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是否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么原因又是什么,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幸福感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启示与建议

    由大学生“族化”现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思考

    谭毅
    42-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的实际情况,但相当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未能正确的了解未来要承受的就业压力和生存状况,走出校门后面对就业等的困难、挫折和压力无法适应,从而催生出“蚁族”、“校漂族”、“候鸟族”、“啃老族”等现象。“族化”群体的境遇令人担心,这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安定密切相关。作为高校辅导员更应清楚认识到就业指导和服务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不断创新就业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族化就业压力就业指导就业服务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构建、特征及存在问题研究

    崔华勇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经过30多年的建设、改进、完善过程,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这一体制受到中国语境的影响和规范,有着不同于其它国家的独特性,同时,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也体现了一脉相承和开拓创新的因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提出、构建和实施,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当代语境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完善、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构建特征存在问题

    对大改驾飞行学生学习困难帮扶机制的思考

    杨睿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从学生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大改驾飞行学生学习困难帮扶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学习困难学生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帮扶措施。

    飞行大学生学习困难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