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清水紫琴的女权思想--以《破损的戒指》为中心

    潘陆德
    330-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明治维新初期,伴随着自由民权运动的兴起以及欧洲妇女解放运动和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日本的妇女也开始由愚昧无知走向自立自强。有一部分女性勇敢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为了女性自身的解放和权利而战斗。她们意识到为了能够夺取到权利,必须借助欧洲先进的女性解放理论去除日本社会的传统封建思想,同时动员全体社会成员使这种女性解放理论深入人心。而清水紫琴正是女权解放运动的先锋者,她率先在民权运动中提出女权这个问题。清水紫琴以《女学杂志》为舞台,使用つゆ子这个笔名广泛扩大评论活动范围,号召女性为了自身解放而斗争。清水紫琴在首部作品《破损的戒指》中强烈地表述了女性独立思想的精髓。文章针对《破损的戒指》中的几点,意在讲述清水紫琴的现代意识。同时,使读者了解这种女性思想的变化和当时女权思想在日本的发展状况。

    女权契约父亲态度的变化基督教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的礼与法--从鲁智深和武松的故事说起

    郭栋
    332-33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四大名著,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其文学价值。而作为一名法律人,个人认为作品中涉及的法律相关知识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例如,法与儒家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尤其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孰轻孰重,这些在四大名著中都有所体现。而文章则主要从《水浒传》中武松和鲁智深的故事出发来探讨文学与法律,礼与法的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从这些基础性问题的探讨中,引出儒家“礼治天下”的主张及其弊端,从而体现出“法治天下”理念的优越性及先进性。

    复仇文学与法律礼与法

    《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的文化内涵

    刘岩
    33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特殊的移民历史、移民群体和境遇,华裔美国文学母女关系书写既不同于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女性书写和主张也不同于其他弱势族的经验。从70年代末在美国文坛发声至今华裔美国文学内部形成了自身清晰可辨的母系传统。文章考察母女关系书写传统在90年代以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继承、演变和创新,指出华裔美国英语文学母女关系书写不再局限于东方主义话语牵引下传统/现代、东方/西方的对立模式,华裔美国文学母女关系书写不仅关注女性个体和群体成长和经历这些女性主义普适话题,更将其还原至具体时空语境加以考量从而丰富了母女关系情感体验和隐喻意义,为母亲身份和母女关系书增添了跨文化视角。

    母女关系移民母亲本土女儿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解读

    李雨芯郑鸣九
    336-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解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提出解决当前生态文明问题的办法。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们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可以实现。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群众生产力生态

    美国价值观外交背后的霸权主义

    高振华
    338-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冷战的结束,当今时代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仍然受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和挑战。美国为了捍卫自己的霸权地位不惜的在世界各个地区进行价值观外交。文章就美国价值观外交背后的霸权主义的一些表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面对着迅速崛起的中国,美国也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霸权措施,因此文章也阐述了中国应对美国霸权行径的措施。

    美国价值观外交霸权主义民主输出

    浅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及内涵

    戴丽娟何建华
    340-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理想,也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理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发展经历了从提出到逐步成型再到完善的过程,文章旨在梳理、浅析马克思有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揭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

    马克思全面发展形成内涵

    试论洪亮吉人口思想

    韩旸
    34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乾隆、嘉庆年间,局势稳定社会和平,我国人口数量迅速猛增,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著名学者洪亮吉一反古代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思想,根据社会实际提出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理论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人口问题,这是一种突破性的创造。文章主从我国古代人口增长过量的原因,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和我国古代人口思想的关系,人口增长与人口质量的关系等方面加以分析。

    洪亮吉人口思想人口问题

    彝族社区中的基督教礼拜仪式研究--以昆明市大板桥镇云桥社区为例

    梁媛
    34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督教传入云南已有一百多年,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基督教文化开始逐渐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彝族社区建设中,基督教仪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将不同民族、不同村舍中的人们整合到一起,使这个组织拥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凝聚力。吸取基督教文化精华,发挥基督教文化的整合、激励、心理调节等多重作用,能够更好的为社区发展服务。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思其中之义,明其中之理,对彝族社区文化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彝族社区基督教仪式研究

    《李尔王》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陈文敏
    346-346,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尔王》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而对其评论多基于“悲剧性”和“人物性格”等角度。文章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原著作品,揭露当时英国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剖析当时男权主义对于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迫,以使女性和自然从男性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李尔王》生态女性主义男性

    北野武电影特点研究-以《花火》为例

    张宁王海卫
    347-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火在威尼斯电影节斩获金狮奖后,个人声誉达到巅峰,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被看做是日本新电影教父级的人物,并在世界上卷起了一阵“北野武冲击波”。文章以《花火》为例,通过多点叙述,以视听特点、“北野蓝”和北野武电影中的人文特点以及最为人所熟知的北野武的暴力美学这三方面对北野武的电影特点进行详细论证。对“北野武现象”的产生以及“北野武现象”对整个日本乃至全亚洲电影创作的巨大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花火北野蓝暴力美学“北野武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