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研究的新成果--评赵可铭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

    王利娟
    325-325,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理论发展史论纲》在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进行“论”述,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研究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纲要”性的著作。而对其从作者选题的合理性、逻辑体系、学术贡献与不足进行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也为学术界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邓小平理论发展史邓小平发展思想全面改革

    浅谈“采风”对民间舞表演的重要性

    郭凌
    326-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在多数民间舞演员在表演民间舞时缺少文化底蕴,这里的文化底蕴是表示民间舞文化和纯民间的舞蹈风格。缺少民间舞的文化底蕴会导致演员在跳民间舞时,把重点偏向舞蹈技术,而忽略了民间舞内涵的精神,通过采风可以让演员了解民间文化,同时向民间艺人学习也能让演员对民间舞风格把握的准确度更进一步,对于编导创作民间舞剧目时,更能得心应手的呼应编导的思想,避免出现风格不对等。文章浅谈民间采风,对民间舞演员表演民间舞的重要性。

    民间采风民间舞演员表演

    农村居民乡风文明建设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地区的调查

    李燕张鹏鹏
    328-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江苏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总体上是较为满意的,其中,在社会治安方面的满意度最高,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满意度最低。影响农村居民乡风文明建设满意度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年龄、学历、政治面貌、每年在村里的生活时间及职业。

    农村居民乡风文明建设满意度

    “美丽河南”形象宣传主题策略探析--基于沃尔特·李普曼的传播观

    姜一梅
    330-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中华民族主要的发祥地之一。然而,自上世纪末,河南的形象曾一度被扭曲,甚至被误解。目前,河南形象虽然有所改观,但仍然又相当一部分人对河南存在着“刻板成见”的看法。而沃尔特·李普曼的“刻板成见”、“拟态环境”经典传播观,在重塑“美丽河南”形象方面给予一个深刻的启发。

    刻板成见拟态环境形象宣传美丽河南

    《中国好声音》对当代中学生产生的影响及对策

    赵安民王娟娟
    33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好声音》一经开播便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它作为一档励志型音乐节目,对当代中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深刻的。当然,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它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发挥好“好声音”对当代中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如何规避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文章就这一问题分析了《中国好声音》对当代中学生产生的影响、原因及对策。

    中国好声音影响原因对策

    从“丑女”、“美男”论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气质

    王艺璇
    33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芙蓉姐姐”、“凤姐”颠覆人们关于女性内敛而矜持、美丽而谦虚的传统刻板映象“扮丑”一举成名;韩剧中的男性既坚强、刚毅,又不失温柔体贴,注重外在仪表,与男性气质中“丝毫不带有女人气息”的表述大相径庭。然而,这种与传统性别气质反差的表现形式在大众传媒中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不仅仅是娱乐炒作的结果,它还投射出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性别气质形成及其社会化的影响。文章围绕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颠覆传统性别气质的“丑女”、“美男”展开,结合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相关理论和西方关于性别气质的已有研究,旨在探讨大众媒体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性别气质建构的影响。

    大众传媒性别气质性别气质多元论

    单身贵族的独乐乐--美食类纪录片《一人食》的符号学研究

    曾园英郑茂瑜
    336-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美食类记录短片《一人食》进行了符号学研究,重点沿毗邻轴和系谱轴展开,阐述了短片从美食发轫,尽显生活之美好,美食成为美好生活的意指符。片中美食被赋予了充电之用、品味之标,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节点,也反映了追求精简生活的独居生活方式。纪录片营造了单身贵族的文化迷思,试图展现一种独立自信的心态,是对晚婚时代、剩男剩女当道现状的一种回应。

    一人食符号学单身贵族精致空间

    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之我见

    王巧云
    338-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1991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宣告解体,苏联从此退出世界历史舞台。苏联解体有诸多原因,戈尔巴乔夫和苏联的解体有着直接的联系。戈尔巴乔夫的个人性格因素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其错误的决策使民族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我国应该从苏联解体中汲取经验教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性格改革民族关系苏联解体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认识选择中的价值

    戚文鑫
    340-341,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主体能获得一定的自由。但是,认识本身并不是自由,它只是通向自由的一个途径。那么,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认识活动中的认识选择,一个是实践活动中的认识选择。文章着重谈谈人们在认识选择中体现的价值,提出了在我们的认识选择中存在两种价值关系即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以及两者的关系。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说明了认识选择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认为理解现实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价值选择中更好的做出抉择,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第二部分所说的事实意义和价值意义的交叉,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做到真理性和合理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选择价值

    浅析“保塞蛮夷”

    张怡
    34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匈奴列传》中有“侵盗上郡葆塞蛮夷”的记载,其他汉代史籍中也提到了“保塞蛮夷”,关于“保塞蛮夷”的研究不多,但是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文章通过对与“保塞蛮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保塞”方式的探讨,进而探讨“保塞蛮夷”这个群体。

    保塞保塞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