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石油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杜光道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石油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在网络的环境中,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带来了机会与挑战,所以需要加强管理,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网络环境思想政治青年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王霞
    6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一个社会团队还是企事业单位,如果想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都需要依靠公司内部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奋发图强,同时对于一个民族甚至是对于国家,青年也是花朵是希望。石油企业也不例外,如何做好企业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成为石油企业的有用之人现在是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企业青年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应该坚持的原则,接着研究了石油企业如何加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改革与创新,希望能够为石油企业对青年员工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新形势石油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董作斌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社会非常关注青少年的犯罪问题,现在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对于小学,则需要学校老师的教育,文章结合青少年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就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

    在“90后”大学生中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姜秀英
    70-70页

    转型发展新时期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

    陈慧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和发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当下大多发展型企业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转型发展时期,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到位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文章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并针对新时期状态下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

    谈对刑法保护管辖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郭小玲
    72-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日备受热议的“斯诺登事件”又一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跨国犯罪与我国《刑法》第八条上。对于我国《刑法》第八条规定的保护管辖原则,我们应如何理解,适用此原则的条件有什么,此原则在实践中有那些缺陷。文章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的建议。

    刑法保护管辖原则双重犯罪原则限制

    房屋“拆迁”的合法性研究

    陈蒙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开始迈入城市化进程,进入21世纪,城市化进程较之前急剧加速,城市土地的开垦及转型量快速上升。国家通过改造城市旧房转化建设用地和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变为城市用地来满足此种需求。这种大刀阔斧的举措使得我国城市形象大幅提升,城市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而近年来大热的商品房买卖市场,房屋成为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拆迁双方利益主体矛盾激化,见诸新闻媒体的拆迁纠纷激增,为全社会所关注。行政机关与学术界无不把“拆迁”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如何处理拆迁过程中的争议,如何论证其合理性是当下的研究重点。

    房屋拆迁公共利益个人利益

    法律裁判中价值判断的合法化方法

    刘宁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法律裁判中法官不应只是“法律语言的传声筒,只是消极被动之人,对法律的强制力与约束力皆无缓和能力的一台自动的法律贩卖机”。在法律适用于具体个案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或缺失时,法官不能因为没有可依据的法律而拒绝裁判案件,而是必须把握正义,领会法律精神,正确地裁判案件。同时法官做出的价值判断绝不是主观臆断,而是要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价值判断的作用,又要克服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这便要求法官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感觉,准确的把握法律条文的涵义,运用正确的推理方法从而做出相对合理的决定。

    法官法律裁判价值判断推理

    我国村民自治的制度空间与发展方向研究

    衣春迪
    80-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村级民主是我国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制度直面我国最广大的农民群体,保障其政治和经济权利,培育其公民意识。从村民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它建立在经济体制改革后,每户农民拥有了自己的一块土地的格局之上,并且土地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国家以法律形式的推动。在促进农村发展上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显而易见。但如今它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土地的市场化、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以及流动性的增强、管理事务的范围狭窄以及民主选举流于形式等,这些都呈现了村民自治的制度空间缩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思考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该走向何方。

    村民自治制度空间发展方向市场化

    公益的危桥--从黄河大桥的回归看政府职能履行的缺失与完善

    陈竹闫奕铭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大桥开始施行免费通行,受到了沿岸居民欢欣鼓舞。一方面是人民切实受惠,另一方面也发现并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值得探讨与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也要切实看到还有很多的不足有待于继续完善和补充。公益不是一个空洞而美好的名词,而是落在人民身上的最切实的利益需求,其最普遍、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侵害,并且很难得到全面适当的救济。因此更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保护,结合法律的手段与社会、政府的力量来共同实现我们共同的公益需求。

    公益回归履行缺失职能转变公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