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晚清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

    晋瀑颜
    34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七世纪中叶,满清入主中原,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出于对蒙藏等少数民族的笼络,对于佛教密宗尤极尊崇,这是自元代以来,相沿成习的一贯的国家传统政策。汉地佛教,自雍正以后,禅宗一脉虽仍然是内地主要流行派别,传承也尊其法统,有形式的保留,但实际上实力已经是一蹶不振,无法与历代相比。此外华严、唯识等宗派,大多已经名不副实,附和于禅宗、天台、净土三宗之间。这是当时佛教的一般概况。在佛教僧团的衰落的同时,一些居士和世俗思想家对佛学研究的兴起却引人瞩目。

    晚清佛教衰落居士资产阶级

    韩国儒家文化发展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封秋宁
    344-34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儒家教育文化圈中重要的一员,韩国的伦理道德教育在保留传统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基础上,着重将儒家文化纳入公民教育体系,注重东西方文化交融,不断将儒家伦理现代化。借鉴韩国公民教育中对儒家文化传承与现代化的成功之处,以期促进我国道德教育的完善。

    韩国儒家文化道德教育

    关于“学而时习之”章及其德育思想的解析

    徐博文
    345-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而“学而时习之”一章又是《学而》的第一章,所谓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一章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当今社会,很少有人不知道这句话,但是普通大众知道的那种解释又很难对其地位的重要性起到支撑作用。文章就是希望根据一些学者的见解结合自己的看法来为大家提供一种思路以作探讨,并阐述其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学而时习之”说(悦)/乐孔子德育

    桂台交通便利化研究

    何荣友黄淑娇
    347-348,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者通过分析桂台的航空与海运发展现状,发现桂台交通中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意识差与缺乏专业的交通人才等问题,并且就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性建议,旨在为加快桂台交通便利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桂台交通便利化直航基础设施

    人类寿命的密码--2002-2012年丰县人口死亡因素分析

    侯庆璇
    349-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的寿命预期在不断的延长,但是死亡不可避免,影响人类的寿命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文章拟对江苏丰县2002年到2012年11年的人口死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期管窥其中的奥秘,以期对延长寿命预期有所帮助。

    寿命温度密码

    《新唐书》纠谬二则

    唐旭波
    35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唐书·列女传》之《谢小娥传》言江州刺史张锡嘉奖谢小娥复仇守节之义举,又《新唐书·张又新传》言张又新坐田伾事被贬为汀州刺史,皆误。嘉奖谢小娥之人应为江州刺史张又新,汀州刺史当为江州刺史之讹。

    《新唐书》江州刺史汀州刺史

    春天的梦想--哈工大学子的中国梦

    李晨希
    352-352页

    崔莺莺重爱情,却并不轻功名--《长亭送别》幺篇质疑

    韩昆
    353-353页

    大理白族本主信仰中的“孝”意识探析

    李晓
    35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主崇拜是白族具有特色的宗教信仰,蕴含着白族传统道德观念,孝意识是其重要的体现,基于“孝”意识演延的多种道德规范是白族传统道德规范和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传统道德体系解体,适应现代化的道德体系尚未形成,探析白族本主崇拜中的孝文化,对于我国转型时期少数民族的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理白族本主信仰意识

    大众化前提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研究

    张敏
    35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原理和技术理论,所以在社会主义大环境下,如何处理好生产和发展的关系,还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在社会主义的形势下,要想合理利用马克思主义,显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采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主张,提高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和广度,采用多元化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增强人们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改善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研究探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