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群众化路线

    周冬
    356-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但与之相对的却是作为社会主导意识的马克思主义遭到来自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想的挑战。基于我国生产力的客观实际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全民信仰的长期性,改变传统权力主导的信仰结构,以群众化路线的方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信仰

    美学--浅议抽象艺术之美

    李晓梅
    357-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我们走进展览馆或是美术馆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抽象美术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艺术,关于抽象艺术之美也引起了更多学者的研究。

    抽象艺术美学

    女性话语的重构--浅评《私人生活》

    孙婷
    358-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私人生活》是一部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品,其中不仅有对男性话语的瓦解,更有对女性话语的重构。陈染从女性形象塑造、女性欲望觉醒、女性地位确立三个方面对女性话语权进行了极大的扩张,是女性主义作品的突破之作。

    形象重塑欲望觉醒女性地位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

    赵祖磊
    359-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是产生于传统社会,由白族先民以文字或口头约定为主要传载方式的,用来维系白族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内部公共行为规范。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在净化白族乡村社会风气,维系白族乡村社会秩序,维护白族乡村等级制度,保护白族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最用。

    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研究

    浅析邓小平在百色起义中的兵运思想

    温岳鹏
    360-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9年12月11日广西百色爆发了百色起义,震撼了西南半壁江山的国民党地方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在这场起义中,邓小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百色起义中,邓小平灵活的运用我党的兵运策略,成功的取得了百色起义的胜利。如今这场起义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百色起义中所蕴含的兵运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邓小平百色起义兵运

    浅析立体主义勃拉克拼贴艺术的形式美

    张静
    36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勃拉克是现代绘画大师,他是立体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而拼贴艺术是勃拉克绘画成就发展的顶峰,其中,拼贴艺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形式美。形式美即为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它主要包括色彩、线条、形体等因素。

    勃拉克拼贴艺术立体主义形式美

    浅析吴冠中绘画

    贾祯艳
    36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冠中中国当代致力于“中西融合”艺术实践的先驱者。其艺术作品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西方油画绘画语言巧妙融合,创造出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样式和现代水墨画样式。为油画民族化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对当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绘画思想绘画风格意境

    王阳明心学思想与贵州文化

    张文良于倩
    363-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百多年前,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并发掘出了他的丰富思想体系中极具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核。文章以王阳明学术思想和贵州文化为主题,把重点放在王学对贵州文化的影响这个议题上,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和贵州文化;二是王阳明思想在贵州的继承和发展。这两个层次都与贵州紧密相连,从而使它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成为不可替代的研究课题。

    王阳明心学思想贵州文化

    为莱特纳·威特默--一个被心理学界遗忘的英雄正名

    杨婷
    36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特默被认为是“临床心理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实验室,并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是临床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但他的成就却有些被心理学教科书所抹杀。文章使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详细介绍了威特默的生平及其在临床心理学上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并试图分析他一直受到冷遇的原因。

    威特默临床心理学英雄

    朱熹的注疏特点

    颜清辉
    36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子的注疏即重视经典文本,在注疏中强调文义,却又不只停留在文义的理解上。而是在文义顺畅后要更进一步会得圣人之意;但这圣人之意亦只处于中介位置。不断对文义与圣人之意究索后,最终又指向自身。以《论语集注·八佾》篇的注疏为例,实际感受朱子注疏的特点。

    文义中介圣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