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万廉
    203-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在的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中,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体系、团队素质、管理概念和思想观念等诸多问题。所以在现在面对这位问题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应该注重管理工作观念的改变、高校职工的思政工作素质、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以及学生的自我能力提高等工作思维的转变。文章就这些,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浅析。

    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研究生秘书素质提升途径探析

    景译卫李亚非
    204-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学院研究生秘书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随之研究生秘书在沟通协调能力、自我调适及秘书专业技能等综合能力的各方面被赋予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研究生秘书能适应地位与形势变化所具备的素质要求,必须对研究生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交流,加强对研究生秘书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高校研究生秘书素质提升途径

    高职大学生德行素养的缺失与养成研究

    张艳红李艳彦张晓波
    20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章中我们对于高职大学生的德行素养的缺失进行了说明,事实表明,政治基础薄弱、主动性不强和心理承受力差是造成德行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也对其养成也进行了研究。

    高职德行素养缺失养成

    高职高专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改革探讨

    于晓阳
    20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呈现蓬勃的发展气象。它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满足了人们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要求。然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内实践和教学基地还不能与发展势头迅猛的教学相适应。为此,文章着重分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中的不足,并提出优化课程设置和提高教师师资队伍的策略,以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

    高职院校工会工作与创新机制的探讨

    陈晓红
    20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高职院校工会实现群众化、民主化,承担起教职员工代表这一神圣的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切实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成为教职员工的贴心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创新机制中,有几方面问题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高职院校工会工作创新机制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谷荣荣
    20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贫困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作为特殊的群体,不仅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引发诸多心理困扰,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据《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校中,有60%贫困生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对策

    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麻广波
    209-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为规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从社会主义荣辱观角度帮助大学生形成自我价值观念的正确疏导。然而,从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来看,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理念显然阻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进程,这对提升高职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极为不利。因此,定期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模式的优化都应当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有所体现。文章针对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于初中数学如何展开探索性学习的探讨

    刘晓霞
    21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具有很大帮助,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宗旨,文章对于在初中教学中展开探索性学习进行了探讨。

    初中数学探索性学习问题引导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冯姣
    21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是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培养多数人眼中的“差生”成才。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关于中职《电子线路》学科采用理实相结合教学法的思考

    史继新
    21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线路》作为中职电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电子技术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也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的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然而《电子线路》学科一些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实验性,再加上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和学习主动性较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作深奥难明,于是厌学、畏难情绪便油然而生。这种情绪使得学生在学习阶段一无所获,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也只能是一些死的概念、理论,对今后的工作帮助甚少。而且在电子专业学生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上理论课。然而又因为他们理论知识的不足让他们的动手只仅仅停留在手上,而不是脑上,这样的实训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电子线路》课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

    电子线路理实相结合教学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