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析微博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出路

    苏畅
    306-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更是来势凶猛。文章旨在透过对微博的发展微博对传统媒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传统媒体发展之路的一些建议。

    微博传统媒体发展策略

    体育新闻采访中的三个“情”字

    朱尉
    307-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新闻的采访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为了保证针对体育运动员的采访能够顺利进行,除了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外,还要求记者能够在采访中及时总结,及时反应,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体育新闻采访

    体育新闻摄影的新闻价值性和形象表现力探索

    刘义
    308-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体育新闻价值性和体育形象表现力,是衡量体育新闻摄影报道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文章对体育记者如何充分表现体育新闻价值和体育形象进行探索,阐述了捕捉具有较高价值的体育新闻典型图片的几种方法。

    体育比赛新闻摄影体育形象综合素质报道质量

    我国数字电视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李双燕
    309-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电视技术领域而言,数字电视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当前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计算机网络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数字电视的应用与发展势不可挡,这一技术革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模拟电视技术转向数字电视的进程中,电视技术自身的信息化与娱乐性功能也得到了切实体现。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就我国数字电视的应用与今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

    数字电视科技生活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

    现代幼儿园环境创设思想理念

    郝聪慧
    310-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创设的能力也是一个实际而又现实的需求。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想理念是环境创设的根基,创设一个良好的幼儿环境,让孩子们能够全身心的享受其中,有利于孩子们在知识、技能、实践上的全面发展。

    环境创设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思想理念

    现代装饰插画在服饰中的应用

    张素
    31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商业的推动下,装饰性插画在服饰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文章将着重研究装饰风格插画设计在服饰中的应用,总结其表现出的特性,并研究反映在装饰性插画中的对于现实事物与精神特征的本质把握及最终视觉化的呈现,将其中的人文精神与服饰意识有机结合。这也是表现当代物质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

    装饰性插画服饰运用特性文化

    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医患冲突中的作用

    孙君君
    312-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医患纠纷持续升温,如何有效预防医患纠纷,解决医患矛盾,已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一重要问题。在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上,学者大多从医患纠纷的预防、调节机制方面研究,而未注重从解决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困难从而化解矛盾。文章主要从社会工作理论角度,探讨医患关系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医务社工在协调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功能定位医患冲突作用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分析

    刘晓飞
    313-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译界的一大难题。笔者将对名家的汉诗英译作品、习语、典籍的翻译加以分析和比较,探究意象转换与变通的问题,以求最大程度的保持其原有的形式和内容。

    英汉翻译意象转换与变通

    浅析老子的处世哲学思想

    杨帆
    314-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五千言讲道,将道的原则贯彻下来就是无为而治的方法。“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处世原则上就是“为而不争”。而“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作为《老子》一书的结语,凸显出“为而不争”在老子的处世哲学中占有的重要的地位。

    老子为而不争无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彭滔
    316-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任务是寻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大众基本需求的契合点,形成关注大众所需、回应大众所求、解决大众所惑的理论品质。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科学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成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问题丛生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理论和时间难题都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进程形成阻碍,厘清各种社会矛盾成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前提,唯有如此,探讨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一课题才是有意义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要性现实困境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