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英国骑士文化

    赵栩
    334-33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骑士是中世纪的传奇,国内外对骑士制度的研究也从未中止过。而国内学者主要将骑士制度视为整个欧洲共有的军事文化现象,并对之进行了宏观方面的研究,对单个国家的骑士制度进行的探讨很少。文章将英国的骑士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对骑士的产生、英国骑士的特点、骑士制度在英国的表现和演变以及骑士文学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述和对比分析。

    英国骑士制度骑士文学

    推动教育事业改革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周冬
    335-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突飞猛进,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高等院校的迅速增长和扩大招生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建设中国高水平大学及其培养高水平人才,成为我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对国家的一种贡献,同时更是学校自身价值的体现。

    改革开放高等教育

    由“醉者神全”看庄子的逍遥哲学

    张鲲鹏
    337-337,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庄子的逍遥哲学是从“有待”到“无待”的一个渐进过程,其中关于“有待”有很多种方式,大部分是“技术性”的,而只有一种方式不涉及“技术性”,那就是“饮酒”。笔者通过考察庄子关于“酒”的阐述得出:“醉者神全”体现出一种个人追求自由的层次递进的过程,进而最终超越主观和客观的相对,而达到一种剥落现象本体的绝对自由境界。

    “醉者神全”体道心斋坐忘见独逍遥

    现代悲剧精神的升华--从叙事学角度解读契诃夫戏剧《海鸥》

    郭小诗
    338-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戏剧家的契诃夫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首次在作品中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冲突、个人精神心理的内在危机以及存在主义的人本体危机,深刻描绘出人类在生存困境中的痛苦、孤独与绝望,因此,现代欧洲的戏剧评论家把契诃夫戏剧视为20世纪西方现代戏剧的开端。文章将以西方现代悲剧的三重世界为根据,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契诃夫戏剧《海鸥》中所体现的悲剧精神。

    契诃夫《海鸥》现代悲剧叙事学存在主义

    “红盖头”的民俗意义与文化功能

    代乐乐
    340-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赣南客家婚俗中,红盖头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红盖头的历史传说、文化功能和地域特色的介绍,来揭示它在赣南客家婚俗中独特的民俗意义和文化功能。

    红盖头民俗意义文化功能

    “主流”与“边缘”的对立--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主潮地位的双重解说

    胡妍
    34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占据百年现代文学发展史的主潮,并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多样的表现形态。但亦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弱小的文学思潮。针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导致很多文学现象都具有了“中国特色”,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以后的发展总结经验、指引方向。

    文艺思潮现实主义主潮边缘

    《爸爸去哪儿》节目的核心价值

    黎海燕
    34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播出了从韩国MBC电视台引进的亲自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该节目创造思路参照韩国MBC电视台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而在节目的编创中又加入了丰富的本土化创新。第一季的十二期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并且长期盘踞同时段收视第一。该节目以五位明星爸爸与孩子互动互助的七十二小时户外体验为背景,真实展现了星爸和星二代一起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生动的为80后父母们展示了一部生活教育“百科全书”,节目一经播出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在人们的关注中也使节目中展现的正能量内容得到了传播。

    《爸爸去哪儿》亲子节目生活教育核心价值正能量

    从文化与信仰的融合看江西萍乡傩文化的传承

    王洋程程美芳
    34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历史起源来看,傩文化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诞生的,作为老百姓自娱自乐的一种娱乐形式,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信仰内涵。因此,其传承作业意义深远。文章先简单介绍其含义及特点,再主要以江西萍乡傩文化为例,从文化、信仰两方面融合的价值去描述其在传承过程中实现的创新、改革。

    傩文化民间艺术文化

    从元代绘画管窥文人画对题跋的影响

    王斐孙敬
    34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题跋从宋代“恐书不精、款识石隙”到元代“相袭成风、附丽成观”,可以看出由宋至元经历了一个发展变迁的过程,在此期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突变,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作深入的剖析,明晰当时的发展环境,这也有利于我们对元代绘画艺术发展的概括做深入的研究,对了解一个时期的绘画有着深刻意义。

    书画题跋元代意境文人士大夫

    当代工笔人物画材质技法的拓展与创新

    尹训丛孙敬
    345-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笔人物画作为艺术门类的一种表现形式,经历了几千年的演绎,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智慧。而随着时代变迁、审美理念的改变以及当代服饰的发展,当代工笔人物画的表现材料、技巧和手段越来越多,这使得当代工笔人物画在探索中呈现出新的格局。

    工笔人物画当代材质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