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议流行音乐的价值

    郑辉
    356-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音乐作为20世纪流行文化元素的代表,如今已成为音乐产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的模仿,到90年代的原创,这表明我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已步入成熟。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文章从流行音乐的特点、时代性等几个方面具体地分析了流行音乐的价值所在。

    流行音乐价值时代性

    全面深化改革与解放思想的哲学解析

    栾静
    357-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解放思想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解析和研究。

    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哲学分析

    儒家经典的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徐轩
    358-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儒家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经典已流传近二千多年,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占据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家经典中的很多术语也是当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本篇文章旨在对儒家经典的中的术语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以阐明儒家经典在当今社会中所发挥出的文化功效及现实存在的意义。

    儒家经典文化现实意义

    试论《中国好声音》舞台空间真实感的建构

    刘家瑶李澍
    359-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在于它现场真实感的建构。它在收获口碑的同时又赢得了收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节目舞台空间方面分析《中国好声音》真实感的建构,认为其是《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原因之一。

    《中国好声音》真实感建构舞台空间

    试论舞蹈演员如何塑造生动的舞蹈形象

    吴龙飞
    360-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蹈,是一种动态艺术,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基础表达工具的一门表演性艺术。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要通过舞蹈演员的艺术表演来体现,舞蹈演员的艺术形象创造过程,就是观众对经生活提炼后的舞蹈作品的欣赏和鉴别的过程。而“舞台形象”可以理解为演员在舞台上,在虚构的情境中,为实现人物的某种愿望所做的一些事情。舞蹈创作的每个环节都有舞台行动的参与,演员的行动能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观,对规定情境挖掘透彻,会使舞台行动更为鲜明、准确。

    艺术修养塑造形象审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论公民道德的形成

    房玲高冰
    36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集大成者,在其《公民的诞生》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少年公民道德的形成有着独到的见解。其思想对我国进行少年公民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启发及借鉴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公民道德

    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孙俊芳
    36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在其职业化进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如从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培训模式有待改进,对从业人员的管理有待加强,心理咨询的收费价格有待规范。

    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

    玉树勒巴沟勒廓(leb-khog)石刻年代再探

    卢素文
    363-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海省玉树自治区勒巴沟内现已发现有4处石刻,其中一处刻有大日如来与二菩萨图像,该处石刻藏文名称为勒廓(leb-khog)。Amy判定其年代为赤德松赞时期之马年即814年,或热巴坚时期之826/838年。结合其他石刻,笔者认为其年代判定并不能令人信服。文章拟结合藏文题记以及图像特征对其年代进一步判定。

    勒廓石刻吐蕃年代

    扎根于黑土地上的东北二人转

    张春丰
    36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民间戏曲可谓种类繁多,举不胜举。二人转在中国如此众多的曲艺中,也许算不上十分抢眼,但在东北人的眼中,二人转是个金光灿灿的宝贝疙瘩。“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可见东北人民对二人转艺术的热爱,二人转是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土生土长出来的表演艺术,关东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二人转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我们了解二人转的相关内容,也是对东北文化现象的一种关注和研究,对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生活习俗的探讨。

    黑土地东北二人转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

    赵远
    36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向警予等都较早的关注到了妇女问题。他们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逐步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者妇女解放运动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