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年与社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年与社会
青年与社会

雷邦怀

月刊

1006-9682

qnyshzzs@163.com

0871-4137076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坝路29号青年大厦5楼

青年与社会/Journal Young&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德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研究

    赵晓静
    358-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根本观点,与道德是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入手,阐明了道德发展的重要性,结合道德实践对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索。

    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发展道德实践

    古代景观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的影响

    王杰陈帅
    359-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具魅力的中国园林从古代就开始慢慢发展起来,它独特的园林环境,反映了名流雅士归隐田园的忧心忡忡和回归自然、耽乐山水的闲情逸致。“村前村后一幅画。午饭后,纳凉大树下。”,就是一种唯美的环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应能体现古代造景艺术的文化的精髓。如何将古代造景手法融入到当今的园林设计中,成为现代园林设计师的首要任务。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古代造景艺术

    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涵和特征

    孙兰萍
    360-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文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的同时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从而得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它的本质是一个总体观念概念的总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有阶级性、隐蔽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

    李旬
    361-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开始了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三个最具为有代表性人物。文章通过对李大钊的民彝史观、毛泽东的实践论和冯契的智慧说这一思想历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过程,体现着这两种理论的逐步融合与深化,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推进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民彝史观实践论智慧说

    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思想之我见

    韩娜
    36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尼采的“重估一切价值”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重大的革命,颠覆了之前的传统价值观尤其是基督教的价值体系,他反对以往的哲学家所提出的可以在逻辑和理性中找到真理的标准,并指出正是这种观点导致了哲学误入歧途。另外在他的真理标准体系中,提出了真理和道德是为生命服务,不应扼杀生命,并且认为对生命不应采取一种消极的悲观主义的态度,反而应是直面人生,淡然接受生命的痛苦。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真理标准

    浅谈弗洛姆之“爱”说--与孔子“仁爱”思想的比较

    唐凡淇
    363-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质文明高速驶进的今天,精神文明却越来越追不上和谐发展的轨道。文章从纵向阐释了弗洛姆、孔子二人关于“爱”的主要观点,从横向比较了观点中的异、同,以求启迪人们内心深处的“爱”。

    弗洛姆孔子仁爱

    浅谈马克思的公平观

    岳媛媛
    364-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公平首先是以人为主体的,兼具现实性、阶级性、历史性、辩证性的特点,无产阶级所追求的公平是建立在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基础上的,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公平观。

    马克思公平社会主义

    贤媛闺梦柳絮歌--《世说新语》中的女性风骨

    武文娟
    365-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魏晋南北朝可谓中国历史上极富戏剧性的一个时代,世道离乱,却塑造了最为自由个性的士子佳人。文章以《世说新语》为观照对象,分析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最具典型的女性生活及人格。

    世说新语女性风骨人格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王倩
    36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论文化保守主义桎梏下的儒学复兴

    饶艳梅
    367-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伴生而来的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危机,以及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广泛而深层的冲击,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出现一股旨在复兴以儒学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思潮,以期重新承载起整饬人心、治国安邦的重任,这股儒学复兴思潮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的重新崛起”,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

    文化保守主义儒学复兴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