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
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

双月刊

2096-5117

全球能源互联网(英文)/Journal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C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布图像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

    刘慧成蕴丹徐衍会孙冠群...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电等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次同步振荡事件愈发频繁,需要进一步研究快速、准确的次同步振荡定位方法,实现实际工程中次同步振荡抑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可以考虑风电场的随机波动性,实现次同步振荡源在线定位。首先,基于机组端口量测数据进行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高分辨率时频分布图像;其次,组合各机组端口时频分布图像,生成次同步振荡特征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卷积神经网络训练;最后,通过训练完成的次同步振荡定位模型实现次同步振荡源在线定位。基于PSCAD/EMTDC平台搭建多机系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次同步振荡源定位同步挤压变换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卷积神经网络

    考虑CHP-P2G-CCS的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调度策略研究

    张彬夏益辉彭晓涛
    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能源系统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电-热-气-冷综合能源系统,研究了考虑P2G和碳捕集系统的CHP模型相关特性,建立了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考虑P2G和碳捕集系统的CHP模型,推导该模型的电热耦合特性、P2G容量约束,证明该模型可以改善电热耦合特性,提高电功率调节范围,降低碳排放。然后,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日前调度阶段以启停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实时调度考虑多重不确定性,以设备运行成本、碳排放成本、弃风和弃光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最后,采用ψ-piecewise对目标函数线性化后,基于C&CG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可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降低系统总成本。

    电热联产电转气碳捕集系统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

    考虑直流外送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调扩展随机规划

    路亮魏明奎陶宇轩王庆...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光电站渗透率不断提高,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增长对电力系统的扩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抑制风光波动性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规划的源网荷储协调扩展规划模型。对系统组成进行广泛建模,包括需求响应服务设施、换流站、直流输电系统、梯级水电站和其他传统组件。此外,考虑了储能系统,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并降低出力间歇性的影响。负荷侧的需求响应服务用于在用电高峰时段削减并转移负荷。使用随机规划模拟了风电、光伏和负荷的出力不确定性。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水-风-光互补扩展规划需求响应储能系统源网荷储协调

    考虑负荷参与度的居民需求响应优化调度策略

    周笑羽刘晓峰刘怀季振亚...
    3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居民柔性负荷在需求响应中的规模化应用,可通过负荷聚合商对其进行聚合后调度。本文在考虑柔性负荷参与度基础上,提出了居民需求响应优化调度策略。首先,结合电动汽车、空调、洗碗机等柔性负荷运行特性,并将其视为虚拟储能以确定负荷参与度,进而用于计算用户补偿价格。其次,以负荷典型运行状态和行为特征作为聚类质心,采用K-means算法对柔性负荷进行聚类。最后,基于准线型需求响应机制,对所聚合负荷实施优化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需求响应方法可有效减小负荷峰谷差,提升负荷管理效果。

    居民需求响应柔性负荷负荷参与度负荷聚合商

    热电比可调模式下乡镇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陈泉王静怡仓敏翟晓萌...
    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落实,新型乡镇建设对新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以多种能源互联互动为特征的综合能源系统迅速发展。生物质能作为污染小、可再生、分布广的绿色能源,在综合能源系统中应用空间巨大。考虑乡镇中生物质能的应用,首先构建了生物质综合能源系统(Biomass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BIES),提出以经济成本最低和清洁能源利用率最高为目标函数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优化模型;其次根据生物质热电联产的特点,提出了调整热电比的方案;最后以中国某乡镇为对象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乡镇综合能源系统中并利用生物质能能够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在热电比调整之后,经济成本能够再次降低6。70%,同时清洁能源利用率能够提高5。14%。

    生物质能综合能源系统补燃设备热电比运行优化

    含有光伏集群和储能型不间断电源集群的数据中心优化运行

    陈满赵宇鑫李毓烜彭鹏...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中心存在大量不间断电源,众多不间断电源存在资源闲置浪费,使用率低以及存在数据中心如何利用众多不间断电源实现最优经济调度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以绿色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EUPS提出一种绿色数据中心三层优化框架。首先,在EUPS个体层,提出一种基于共享机制小生境理念的EUPS集群分类方法,实现EUPS集群的聚合管理;然后,在聚合层层提出EUPS聚合层的优化调度模型以及备电功能下的可调度充放电功率模型,使得绿色数据中心在保证备电功能的同时实现聚合层的优化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和供电充裕性;在绿色数据中心经济调度层,建立包含多目标多约束的数据中心最小综合成本模型,采用基于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开展三个场景的研究以及聚合层容量对绿色数据中心最优经济调度的影响研究,验证了本文所提三层优化框架和所提模型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优化框架储能型不间断电源基于小生境的集群聚合方法量子行为粒子群优化算法

    实时风电波动平抑与储能系统控制一体化策略

    张宇张永康吴铁洲
    7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风能波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我们提出了一种综合方法,整合了多种策略和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首先,我们采用长短期功率输出偏差限制策略实时平抑风电波动,使风电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其次,我们采用了滑动窗口与ICEEMDAN结合的策略,实现了对储能功率的实时分解,有助于混合储能系统内部功率的分配。最后,我们引入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多模糊控制策略,用于不同储能元件初始功率分配命令的二次调整。通过仿真验证,我们所提出的综合控制策略能够实时平稳风电波动并分解储能功率。与传统的经验模态分解(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以及带有自适应噪声的完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分解策略相比,SW-ICEEMDAN控制策略进一步优化的能量储存系统配置。此外,储能元件的充电状态(SOC)波动在合理范围内,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确保了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

    SW-ICEEMDAN混合储能系统实时平抑多规则模糊控制荷电状态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住宅区微电网成本优化方法

    玛丽姆·戴拉利桑德斯·斯坎德·穆斯塔法伊尔赫姆·斯拉马·贝尔科贾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生产消费者能源管理系统的社区成本优化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优化社区生产消费者的能源成本。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专注于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住宅社区微电网平台,包括数据收集、清理和分析等,此外,还包括平台的功能验证;二是开发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将两种不同的生产消费者行为纳入同一社区微电网,同时保持点对点能源交易的概念。没有储能系统的生产商利用各自的光伏系统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并将多余的能源注入当地的微电网。与此同时,拥有储能系统的生产商积极参与能源交换,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利润。论文最后使用所开发的数字孪生方法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验证。

    能源管理系统成本优化数字孪生光伏系统微电网

    电力物联网多源异构数据接入管理框架及关键技术

    郭鹏天肖凯王晓辉李道兴...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物联网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随着电网数字化转型程度不断加深,我国电力系统已经初步构建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应用层组成的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但是由于电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仍面临海量异构设备接入管理复杂、物联协议接入方式多样、网络通信并发高、数据安全防护薄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现有电力物联网体系架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了由"云、管、边、端"组成的电力物联网多源异构数据接入管理的整体框架,并研究分析了物模型统一管理、高并发接入、多协议接入、多源异构数据存储管理、数据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为电力物联网中的多源异构数据访问提供了更灵活、高效、安全、易用的解决方案。

    电力物联网物模型高并发接入零信任机制多源异构数据

    用于变频电机绕组绝缘监测的双环高频共模电流传感器

    潘凌青杜习周雷兴叶頲...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缘失效是导致电力装备故障停机的重要原因。高频共模漏电流法与局部放电法、高频注入法等方法相比,具有非侵扰和灵敏性高的特点,但高频共模电流检测面临高幅值、多频段差模电流的干扰。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屏蔽原理的双环结构电流传感器,内环利用磁聚集效应对差模电流磁场进行隔离,外环基于罗氏线圈原理对高频共模电流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共模和差模电流的磁场分布,研究了磁环参数与共模电流信噪比的关系,设计了双环传感器的参数。最后,在3千瓦永磁同步电动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双环高频共模电流传感器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差模电流的干扰。与单环传感器相比,差模分量减少了约40%,大大提高了在线绝缘监测的精度。

    磁屏蔽双环结构共模电流Maxwell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