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青少年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青少年学刊
青少年学刊

刘丙元

双月刊

2096-0301

qsnyj7296@vip.sina.com

0531-58996678、58996442

250014

济南市经十路16199号

青少年学刊/Journal Youth & Juvenile Research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把握时代脉搏,贴近青少年生活,力求成为青少年认识自我、适应社会、设计人生、开创未来的良师益友,成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解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参谋与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的实践进路

    徐建飞王文静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是要将党的创新理论以符合青年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的形式进行通俗化、生动性解读和宣传,激发青年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振,真正让青年对党的创新理论学懂、弄通、真信.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要聚合多元力量,壮大阐释队伍;要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网络化学习,拓宽阐释形式;要运用"青年大学习"等平台,丰富阐释载体;要把理论自身的"抽象"特性转化为现实生活"形象"状态,把大道理的宏大叙事转向关注日常问题的生活叙事,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换为青年话语、大众话语,创新阐释手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化阐释实践进路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审视及发展进路

    汪金英薛芮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次元文化作为当代青年亚文化,因其突出的颠覆性和创意性特点受到青年广泛关注.特别是同互联网共生共长的当代青年作为二次元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塑造期,需要主流文化正确引导.在二次元文化视域下聚焦青年群体辩证审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为其求新、求变、求实提供更加丰富的指引.其中,二次元文化的行为模式、思政元素、叙事话语以及技术媒介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渗透力、吸引力、亲和力及感染力带来机遇,同时二次元文化的趣缘性、虚拟性、娱乐性以及过度商业化也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针对性、现实性、价值性及话语主导性带来诸多隐忧.因此,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创新话语表达方式、依托网络媒介技术、植根优秀文化沃土、警惕资本过度操纵等方式引导二次元文化破壁出圈汇入主流文化,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关键效果.

    二次元文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何以凝心:网络拟态空间的青年价值共识审视

    许张琨琦王强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结构、技术媒介更新迭代与话语交流传播的深度耦合中,拟态空间已成为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青年生活实践的全新场所,并不断被赋予意识形态特质,从而深入日常生活肌理并对青年群体价值秩序带来全方位影响.具体表现为拟态空间的交集流动增强了价值共识的干扰,多元话语弱化了价值共识的权威、虚拟建构加大了价值共识的难度、权力异化消解了价值共识的空间四个重要方面.重塑当代青年的价值意义系统需要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公共性维度,在互联网媒介生态逻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共生中打造价值共识共同体.

    拟态空间价值共识公共交往虚拟现实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青年的宣传动员——以《中国青年》为中心的考察

    王雅杰梁罡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抗战时期,刊物《中国青年》根据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宣传动员的任务指示,采取刊发节日专辑、设立问答专题、刊载权威讲话的积极策略,向青年群体积极报道战争情势,营造坚持抗战的舆论氛围,强调建立全国青年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动员广大青年团结合作、共同抗敌,使对青年的宣传动员工作取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信取人的效果.《中国青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全面抗战时期强化了广大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激发了广大青年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同时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青年,开展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动员《中国青年》

    需求侧响应视角下城市青年政策的嵌合失准与校准

    谢文珺林楠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响应青年需求是城市青年政策供给的价值旨归.基于需求—响应逻辑,通过对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不同类别青年的深度访谈与相关材料分析,将城市青年主导性需求识别为自谋生计的存在需求、安家落户的归属需求、自我超越的发展需求、社会肯认的价值需求.现实中,城市青年政策供给与城市青年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偏离,存在内容脱嵌、形式脱嵌、结构脱嵌等失准问题.应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城市青年政策供给,加强主体嵌合以提升服务精度、加强情境嵌合以提升联系温度、加强预期嵌合以提升鼓舞力度.

    需求理论青年需求城市青年政策青年发展

    新时代共青团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论析

    范金林李齐马毓轩
    38-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新要求、环境新变化、青年新特点对共青团的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共青团青年群众工作仍然面临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举措和成效不多、思想引领成效有待提升、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做好新时代青年群众工作,共青团必须聚焦中心大局,把握青年思想规律和成长需求,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引领、组织和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共青团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提升路径

    数字时代青少年网络话语表达的困厄与澄明

    王肖风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青少年网络话语表达日趋多元.圈层区隔和数字重构导致的群体认同和话语解放是青少年网络话语表达多元化的主要原因,而青少年群体的弱现实感助推了这一现象的扩散.通过正确认识网络话语,注重传统与时代的融合,提升网络话语素养,建构"纠偏—重构—强化"的效用机制,最终引导青少年群体合理正确使用网络话语,树立正确价值观.

    网络话语青少年数字时代

    Z世代盲盒消费特征及动机研究

    张翰林张朝华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Z世代成长于经济富裕、少子化的社会环境中,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其价值取向和消费行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Z世代中广受欢迎的盲盒消费,具有仪式化消费、流动化消费、部落化消费的显著特征.情绪宣泄、乌托邦幻想、缓解孤独、社交货币、攀比炫耀、赌徒冲动是Z世代盲盒消费的主要心理机制.

    Z世代盲盒消费

    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防治措施研究——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

    梅文姝董杰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网络欺凌不仅会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还会滋生未成年人犯罪.以社会控制理论为指导,从依恋、奉献、参与、信念进行分析,得出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主体监管缺位、网络欺凌社会成本低、使用网络时间过长、道德意识被网络不良信息削弱.在防治路径上,需加强教育主体的监管力度,明确未成年欺凌者的法律责任,丰富文娱活动以充实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同时过滤网络不良信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以实现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的综合治理.

    社会控制理论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网络安全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