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科技
气象科技

徐祥德 王晓云

双月刊

1671-6345

qxkj@cams.cma.gov.cn

010-68407256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气象科技/Journ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大16开,双月刊(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气象科技刊物。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的专题研究论文,并报道城市环境、大气探测、气象业务与服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等数据库的源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995-2021年广东"龙舟水"期间灾情分析

    姜晓岑胡娅敏黄锋莫伟强...
    415-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东"龙舟水"灾情的灾前预估和灾后快速估计的需求,本文利用1995-2021年广东"龙舟水"期间降雨和暴雨洪涝灾害数据,计算"龙舟水"综合灾情指数,应用百分位法将其划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并对广东"龙舟水"的灾情特征、降雨与灾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95-2021年广东"龙舟水"期间降雨强度、范围、强降雨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峰值集中在2005-2010年,灾情强峰值出现在2005-2008年,峰值区间较一致;2008年灾情最重,2008年后综合灾情强度呈下降趋势,近10 a(2012-2021年)各灾情也呈下降趋势,以倒塌房屋数、受灾人口数、农作物受灾面积降幅最明显,直接经济损失降幅较小.②农作物受灾面积与各降雨指标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受灾人口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综合灾情等级、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受降雨强度、强降雨频率影响,受灾人口数、农作物受灾面积灾情主要受降雨强度、降雨范围影响,倒塌房屋数、死亡人数灾情主要受强降雨的频率影响.③建立的"龙舟水"平均总降雨量与灾情的拟合关系方程,能较好地估计"龙舟水"综合灾情等级和灾情数据.

    龙舟水灾情特征分析灾情估计

    FY-4A/LMI闪电与浙江三维闪电对比分析

    张祎边学文徐震宇王康挺...
    424-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加强星地闪电观测资料运用,本文基于2020年6-8月FY-4A/LMI闪电数据(LMIG)和浙江省ADTD-2C三维闪电定位数据,对比分析两套闪电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雷达和云顶亮温资料,分析了 2020年7月15日浙江省雷暴过程两套闪电观测资料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10年6-8月,浙江省LMIG与三维闪电比值为1∶44.43;两套资料闪电月分布和空间分布总体一致;就日分布而言,LMIG呈现双峰结构,三维闪电则为单峰结构.两套数据时间匹配窗口大于1.8 s、经纬度匹配窗口大于0.5°时,匹配率趋于稳定;与LMIG匹配的三维闪电高度主要集中在16 km以下,闪电强度主要集中在50 kA以下.2020年7月15日浙江省午后雷暴天气,LMIG与三维闪电比值为1:25.44;LMIG首次闪电及峰值时间均滞后于三维闪电首次闪电及峰值时间;此外两套闪电资料时间演变与雷暴发展有较好的对应,空间变化与云顶亮温低值区也有较好的对应.

    FY-4A/LMI三维闪电对比

    稻麦轮作农田近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案对比研究

    刘昕晔李煜斌
    43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稻麦轮作农田是我国典型农田类型,其模拟效果对我国农田气候模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气候中尺度模拟结果对近地层通量极为敏感,选择合适的通量计算方案对模拟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对比分析稻麦轮作农田下不同的通量计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 8种具有代表性的近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案,采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在稻麦轮作农田的计算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稳定度和不同风速情况下,各方案的误差特征各异.本文基于归一化标准差综合评价了各方案的准确度,总体而言,所有方案的动量通量总体平均归一化平均差为 0.536,其中 SS14(Sharan 和 Srivastava,2014 年)方案最大为 0.575,SS20(Sharan 和 Srivastava 等,2020年)方案最小为0.517;所有方案的感热通量总体平均归一化标准差为0.638,其中GLGS20(Gryanik等,2020年)方案最大为0.871,SS14方案最小为0.476.此外,本研究还给出了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稳定层结和不同风速情况下各通量计算方案的误差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计算近地层湍流通量提供支撑.

    稻麦轮作农田下垫面近地层湍流通量动力学粗糙度M-O相似理论稳定度修正函数

    峡谷区建坝高度对近坝区风场特性的影响

    宋雯雯师义成陶丽郑昊...
    446-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杂地形、副热带高压和季风天气等因素共同影响下,高山峡谷区内风场复杂多变,极易形成"狭管效应",进而导致灾害性大风,对大型工程施工与运行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流体力学基本原理,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以及PISO(Pressure Implict with Splitting of Operator)算法,以白鹤滩水电站区域发生7级北风为典型计算工况,研究了大坝建坝过程中近坝区风速场变化规律和建坝对风速场的影响范围.成果表明:坝体的阻挡作用使风速场在坝顶处产生绕流分离和风场抬升,在建坝高程以下形成低风速区;建坝高程650 m与750 m时,缆机平台范围内风速约15~16 m/s,大坝下游风速垂直分布显著影响区河道长度分别为4.4Ht和4.5Ht(Ht为建坝高度);坝顶处风速场显著影响高度分别为2.0Ht和3.0Ht.大坝蓄水至正常蓄水位825 m高度时,大坝下游风场显著影响区河道长度为8.0倍坝高(2.3 km),最大影响河道区长度为30.4倍坝高(8.8 km);坝顶影响高度达到1500 m高度左右,约3.5倍坝高.

    大风数值模拟风速场影响长度影响高程

    稿约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