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科技
气象科技

徐祥德 王晓云

双月刊

1671-6345

qxkj@cams.cma.gov.cn

010-68407256

100081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气象科技/Journal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大16开,双月刊(64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北京市气象局主办的综合性气象科技刊物。刊载关于大气科学各领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及相关科学各领域的专题研究论文,并报道城市环境、大气探测、气象业务与服务等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气象科技》是中国气象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等数据库的源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天气相似分析方法及其气象预报服务应用

    李宇中董良淼梁存桂刘国忠...
    571-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进传统"切片"式天气形势相似分析方法存在的不同切片相似结果不一致、预报稳定性欠佳问题,借鉴大数据思维,将天气系统视为一个由高中低层大气相互配合、静力热力动力条件相互影响的综合体,以多种气象要素再分析格点资料为基础,采用机器学习PCA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浓缩,经归一化处理后构建出适于综合天气相似分析的样本衍生特征因子矩阵;然后使用KNN算法计算样本间各特征维度的相似距离、并结合方差贡献率赋予其相应的权重,最终按综合相似距离大小排序给出目标样本在历史天气形势库中的综合最相似序列,从而实现对传统相似天气预报方法的升级改进.对比分析和测试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提供多要素、多层次"立体"综合相似下的一致性结论,有助于预报员更好地理解天气系统结构和演变过程、进而更准确地研判可能发生的相关天气现象,在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2023年以来的几次广西区域性极端降水气象预报服务中,该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

    数据驱动相似距离PCA降维衍生特征KNN

    青藏高原东南缘洱海流域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陈焘高月忠严天鹤张振秀...
    583-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区域回归数值模拟评价方案对2005-2020年洱海流域火箭人工增雨效果进行统计检验,得出洱海流域层云、混合云增雨效率分别为16.57%和20.09%.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激光雨滴谱仪对2020年1月31日层云降水和8月13日混合云降水进行增雨效果物理检验发现:作业后试验区层云目标云体雷达最大回波强度和平均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略有降低,回波顶高变化不大,混合云目标云体最大回波强度、平均VIL和回波顶高均出现跃增,两种类型增雨作业后地面降雨强度均显著增强.雨滴谱特征表明,试验区层云和混合云雨强和雨滴数浓度在作业后10~15 min开始增加,最大数浓度所在直径由0.437 mm增加到0.562 mm,雨滴谱的谱宽增加,峰型由单峰变为双峰结构.

    人工增雨统计检验物理检验气象雷达雨滴谱

    基于AHP-熵权法的重载铁路典型段大风灾害风险评估

    张娣张金满曲晓黎杨琳晗...
    592-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风是影响重载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开展大风灾害风险评估对铁路部门防灾减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朔黄铁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准则层以及不同等级大风报警频次、强横风频次、海拔高度、地形、股道数量、列车对数、车站级别、线路允许速度、桥梁、隧道、是否有防风墙、大风预警能力、抢险人数、应急救援设备物资17个指标层构建了重载铁路典型段大风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然后利用AHP-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最后得到重载铁路典型段大风灾害综合风险区划.结果表明:神池南—宁武西、黄骅南—黄骅港、北港—大港、神港段为高风险路段;龙宫—滴流磴、黄骅东—羊三木为次高风险路段;猴刎—三汲、行唐—曲阳、定州西—定州东、安国—博野、蠡县—李天木、窦庄子—郭庄子为中风险路段.可见西部山地、丘陵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铁路路段大风灾害综合风险等级最高.

    风灾重载铁路风险评估数据挖掘AHP-熵权法

    小兴安岭腹地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曲洪亮袁园李慧斌赵璐...
    601-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巩固伊春市"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果,促进伊春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绿色健康发展,助力小兴安岭地区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本文基于2021年伊春市13个站点的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监测数据,制定了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分析评价了小兴安岭腹地伊春市的负氧离子浓度年、季、月和日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伊春市的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普遍高于国内大多数地区,呈现出山区高、平原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随着经纬度和森林覆盖率逐渐增加而递增,呈现南部到北部的增长趋势.季节变化特征不显著,总体趋势是夏季最高,冬春季次之,秋季最低,而各县区又表现出明显的局部特征.负氧离子浓度具有日变化规律,呈现出U形双峰特征,夜间明显高于白天.月变化特征不显著,峰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则出现在1月和4月.全市有90%的县级行政区域负氧离子浓度达到Ⅰ级水平,三种类型监测站的负氧离子浓度基本达到清新及以上水平.

    小兴安岭伊春空气负氧离子分布特征数据质量控制

    基于风险普查的地质灾害预警雨量阈值

    曾欣黄梦妮谢彦君胡毓灵...
    610-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湖南省株洲市2011-2021年地质灾害灾情记录及区域自动站降雨资料,统计分析了株洲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以湖南省株洲市为例,分析了地质灾害与降雨量特征值的关系,探讨滑坡型地质灾害预警雨量阈值确定办法.结果表明,暴雨或以上强降雨是突发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地质灾害不仅与当日降雨量有关,还与前期降雨量、降雨强度等密切相关;以有效降雨量、激活雨强作为致灾因子,利用箱形图分析法确定了不同预警分区内滑坡型地质灾害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雨量阈值;经典型过程反查和历史案例回算检验,以有效雨量为因子确定的地质灾害预警雨量阈值,可应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激活雨强确定的地质灾害短临预警阈值指标偏低,空报率大,不宜单独使用.

    地质灾害有效雨量激活雨强箱形图分析雨量阈值

    稿约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