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求医问药(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求医问药(下半月)
求医问药(下半月)

欣格(执行总编)

月刊

1672-2523

qywyxueshu@126.com

0432-66988995,66988759;010-52302788

132011

吉林市船营区解放中路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求医问药(下半月)/Journal Seek Medical and Ask th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侯晓锋
    6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8例患儿,对照组有38例患儿。我们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住院的时间、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的水平、治疗的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3.3±0.8)次、(1.4±0.4)天和(8.8±2.4)天,对照组患儿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分别为(4.6±0.8)次、(1.8±0.5)天和(9.9±2.5)天。观察组患儿吸痰的次数、进行氧疗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12.1±0.9)kPa和(5.3±0.6)kPa,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10.2±1.2)kPa和(6.4±0.8)kPa。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患儿,其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79%。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有效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其住院的时间,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盐酸氨溴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

    用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

    唐新农
    6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3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73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87例患者,对照组有86例患者。我们给研究组患者使用拜糖平进行治疗,给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2h血糖(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有12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8%。对照组患者中11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8%。这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为腹胀、排气次数增多、腹泻等,而且症状较轻,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拜糖平和二甲双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均十分理想,而且安全性高。不过,拜糖平降低患者餐后2h血糖水平的效果要优于二甲双胍,因此,拜糖平可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优选降糖药使用。

    Ⅱ型糖尿病拜糖平二甲双胍疗效不良反应

    雷贝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方面的价值分析

    张春雷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方面的疗效和引发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将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7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治疗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9.47%和81.58%,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92.1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2.63%和7.89%。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雷贝拉唑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而且较少引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探讨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效果

    谢涛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5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胃肠镜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肠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的有效率为96.6%。在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的有效率为82.8%。两组患者的疗效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4%,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13.8%。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无痛胃肠镜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消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恐惧感和紧张感,降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提高其病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消化内科无痛胃肠镜治疗效果

    对甲状腺外科手术并发症防治措施的探讨

    谢志向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防治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2011-2012年在我院施行甲状腺手术的23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相关的处理对策。结果:在本组230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神经损伤与嘶哑血肿等。结论:甲状腺手术是一类高风险的手术,易引发四肢抽搐、甲状腺危象、术后出血、血肿、伤口积液、伤口感染、心律失常、窒息和喉咙沙哑等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为了有效地预防这些并发症,我们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其施行甲状腺手术的技术水平,增加施行此类手术的成功率。

    甲状腺外科手术并发症

    用硝普钠和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对比

    王敏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用硝普钠和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们给对照组患者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4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5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在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者有12例,治疗结果为有效者有7例,治疗结果为无效者有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为显效的人数多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使用硝普钠相比,用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效果更好,而且可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率。因此,硝酸甘油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

    硝普钠硝酸甘油高血压急症对比

    浅论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治疗

    何天敏
    6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有效方案。方法:为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症患者联合使用置管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进行治疗,观察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后其左下肢及各项身体指标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及肺栓塞等并发症,其左下肢肿痛的症状得到了良好的缓解。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其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色素沉着、静脉曲张、水肿等),其余患者的左下肢未发生肿胀、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等情况。结论:联合使用置管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中央型)并Cockett综合征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可作为治疗此病的首选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Cockett综合征置管溶栓合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价值探析

    刘倩
    69-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用不同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药学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每组各49例患者),分别为各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4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相比,用头孢唑肟钠与阿奇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较高,疗效较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较好,治疗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药学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头孢曲松钠

    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邹艳荣付咏梅唐晓峰
    7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某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综合治疗,为研究组患儿在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7日后分析两组患儿病情转归的情况,在患儿出院后统计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与住院天数。结果: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研究组患儿的痊愈率、显效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人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63%、7例次、(8.26±2.61)d;对照组患儿的痊愈率、显效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人均住院时间分别为8%、31%、24例次、(10.87±3.20)d,二者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盐酸氨溴索儿科呼吸的系统疾病疗效观察

    浅谈对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邱明霞覃小芬
    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血管病变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此病患者的死亡率也在显著增加。因此,对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检测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对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早期检测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血管病变早期检测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