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治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治理
区域治理

周刊

区域治理/Journal REGIONAL GOVENANC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建治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探究

    鲍薇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要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依赖于一定程度上的乡村治理和乡村改革."党建治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有效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步伐.本文简要阐述了"党建治理+三治融合"范围,分析了"党建治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总结了全面实现"党建治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党建治理+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路径

    双碳目标下政策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

    丁卓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双碳目标,结合新制度理论,以政策规制为解释变量,以企业绿色创新为被解释变量,控制其余影响变量,研究政策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利用重污染行业的国有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政策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并得到启示:政府应将政策规制转化为企业绿色创新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发挥其作用;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双碳目标要求,应对风险,转型开展绿色生产.

    双碳目标政府规制制度压力绿色创新

    探索构建"三纵三横"大党建工作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宋程鹏黄美琴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鲜明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着眼于推进高质量发展,也强调要"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大党建"一词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已经提出,旨在通过整合资源、融合载体、聚焦重点等方式来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党建工作体系.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构建"大党建"工作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以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的实际出发,探索构建"三纵三横"大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大党建三纵三横高质量发展

    长沙市智慧社区治理的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郑晓舸刘心雨施卓宏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意愿,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受访者特征、阻碍参与因素、参与动机和参与期望四方面影响公众参与意愿的潜在因素.以长沙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有效数据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智慧社区治理过程中公众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公众参与法律法规和参与过程引导、个人潜在收益感知、保障居民权利、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社区人才建设和提升社区认同感等为公众参与智慧社区建设过程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

    智慧社区公众参与意愿影响因素

    学习中关村科创能力建设经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造产业升级辐射带

    李昊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快建设长三角被认为是中国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其中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作为一项重要提法,从地方发轫直接上升为中央意识,直接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三十一章"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第四节"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中,明确提出要"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在产学角度,这一言论正式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进行了更高定位,也被外界看作是国家在中关村发展发展实践后的全新起步和再度出发,具有时代向前发展的全新意义.

    中关村长三角G60产业能级

    浙江省养老服务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王歆然宋歆瑜杨清明张翠英...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我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浙江省养老模式,指出浙江养老服务行业存在的问题.针对养老资源碎片化、专业化与差异化、供给内容不足、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提出了推动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对策,为浙江及其他地区的养老事业提供建议.

    养老服务研究综述人口老龄化养老模式

    鄂尔多斯东部露天煤矿集中分布区2000—2016年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萨其拉张霞康萨如拉赵金花...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遥感监测手段获得了监测区域的实时、动态遥感图像,对2000—2016年5期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了地表解释,并获得了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环境分析方法,形成了2000—2016年鄂尔多斯东部露天煤矿集中分布区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两种自然生境类型(天然草地和林地)的面积比例随着年份在不断减少,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土地面积在不断增加,采矿用地和工业用地面积比快速增长,仓储用地面积也有所增加.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土地退化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水网密度指数保持稳定,污染负荷指数反复波动.2000-2012年生态环境质量为"良好",2016年生态环境质量为"一般".

    鄂尔多斯露天煤矿生态环境状况开采年限

    创新型省份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黄芬嫘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福建省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及一系列配套实施方案,全方位、多角度地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增强了福建省产业的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促进了福建省创新型省份体系建设.在福建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人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水平较低、省内地区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福建省需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本省创新型省份建设.

    创新型省份知识产权制度自主创新能力

    生态环境"微治理"体系触发逻辑及政策引导机制

    李慧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众参与治理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是打通环境自治最后一公里不可回避的途径.公民作为治理的主体与对象,如何参与实践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鲜有从环境治理实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进行探源研究.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下生态环境"微治理"体系触发逻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生态环境"微治理"体系的具体建构框架,并设计一系列明确的政策引导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公民生态环境自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解密中国之治于最终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互耦合的"闭环形"生态环境"微治理"体系拓展研究新视界.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引导机制

    生态环境监测和环保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侯珊珊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人们往往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在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加强环境监测是提高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应当注意的是,在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各个环节内容的优化,并通过相应的措施来优化各个部门的协作,使各个部门工作更加合理,从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环保方法措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