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地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地貌
热带地貌

半年刊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

热带地貌/Journal Tropical Geomorphology
查看更多>>热带地貌刊物。旨在及时总结和交流地貌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国外的地貌学进展的动态,促进地貌界人员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地貌学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遥感》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李乐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遥感》课程致力于系统地培养熟悉环境遥感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的人才,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遥感的基本原理,还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应用遥感数据和方法解决环境监测问题的方案,最终帮助学生掌握应用遥感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的目标.基于此,本文设计了《环境遥感》多元化教学模式,提出以多媒体基础课程讲解、专业软件学习与上机实践操作和小组专题讨论三大板块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有效地将知识点讲解、实践操作和综合分析培养三方面贯穿教学始终,并设计多元化考核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环境遥感多元化教学创新实践

    基于EIO-LCA模型的广东省各产业碳排放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程嵘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广东省投入产出延长表,通过构建EIO-LCA模型,对广东省的各产业部门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和分析,从生产者与消费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着重探究广东省各产业部门隐含碳的构成.从生产者角度而言,直接排放量集中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及供应业,对基础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与消费;从隐含碳排放角度而言,排放大的部门主要有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其结构,广东省的隐含碳排放主要为满足省外需求,如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向外流出;而由本省需求引起的隐含碳排放则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建筑业的隐含碳排放主要因资本形成而造成.由于各部门碳排放情况复杂,原因各异,对部门碳排放不同特点,需要针对性给予减排建议,制定与之匹配的减排方案.

    隐含碳EIO-LCA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广东省

    贵阳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美薛积彬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贵阳市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环境影响,在贵阳市5个公园分别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样品中Ni、Cd、As、Pb、Cr、Cu六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而对各公园土壤元素含量现状、不同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同一公园不同下垫面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5个公园中,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现存污染程度为Cd>Cu>Pb>As>Cr>Ni;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程度依次为Cd>As>Cu>Pb>Ni>Cr;河滨公园土壤受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最大,存在中度生态危害.5个公园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由大到小依次为河滨公园(213.08)>黔灵公园(152.18)>白云公园(139.22)>观山湖公园(70.62)>花溪公园(67.75).

    公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评价贵阳市

    基于IPA分析的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游客满意度研究

    周海龙陈朝隆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红色旅游日渐成为旅游研究热点,游客满意度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为例,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法,从旅游者的角度对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区历史文物、名人故居、革命旧址的保护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较高;对当前红色旅游产品以及服务人员从业务水平和景点解说服务等满意度较低.在此基础上,得出“共和国摇篮”区的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针对IPA分析的每个象限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优势区(第Ⅰ象限)继续提升、保持区(第Ⅱ象限)适度调控、改进区(第Ⅲ象限)积极拓展、弱势区(第Ⅳ象限)重点改进.而当务之急,继续努力保持游客满意度较高的要素,第Ⅳ象限满意度较低的要素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IPA分析法红色旅游游客满意度共和国摇篮

    揭阳市榕城区地名景观特征分析

    郭凡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收集揭阳市榕城区十个街道七大类型的地名,运用GIS技术对不同时期的地名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地名用字原由、地名演变等方面透视榕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发现:(1)地名密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新地名成倍增长的同时,不同类别的地名更新速度存在差异,交通设施类及聚落类地名更新较快;(2)地名用字紧靠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并形成独特的地域用字;(3)聚落形态与地方信仰在榕城区地名中留下深刻印记;多种宗教地名并存,展现地方信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宗祠地名承载着海内外潮汕人民共同记忆;(4)地名印证不同时期地域内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轨迹;基于地名演进,为研究潮汕地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地名城市景观文化演进榕城区GIS运用

    华南地区温度铅直梯度变化及对降水量的影响

    董晓珊千怀遂
    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NCEP/NCAR的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使用软件Panoply在create plot下读取air.mon.mean.nc数据,采取温度铅直梯度计算公式、距平、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华南地区1984-2013年近30年地面l00kPa到高空25kPa的温度铅直梯度变化与突变及其对降水量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近30年华南地区温度铅直梯度变化反复,出现了由负距平到正距平再到负距平的波动;②近30年华南地区降水量距平与温度铅直梯度距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降水距平与温度铅直梯度距平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同步起落:③在变化趋势的角度上,华南地区温度铅直梯度的变化特征与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十分相似,降水量的变化与温度铅直梯度的变化基本同步起落.

    温度铅直梯度变化趋势降水量回归分析华南地区

    生态敏感性约束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汤琦
    5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盲目的发展模式,对城市土地的极度需求,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漠视,导致了城市无序增长,“摊大饼”式的增长模式对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外研究学者提出了“城市开发边界”的概念,强调通过划定生态“城市开发边界”,限制城市的无序增长,改善当前日趋恶化的生态状况.本文通过讨论城市开发边界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及划定方法,试图在生态敏感性的基础上,探讨开发边界的划定.通过对广州市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多种生态因素共同作用中,林地、水系等生态功能为主的用地具有突出的影响,辅之以地势、坡度、坡向的综合贡献,提出了在地势起伏区域及平缓区域不同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模式,并对广州未来的城市发展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城市开发边界生态敏感性城市规划

    湖沼相沉积中汞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唐小雯叶素素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汞是国际上公认的重金属污染物,自有人类生产活动以来,向自然界中排放了大量的汞,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汞的变化,对于了解人类发展阶段的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汞同位素分析作为一种环境示踪手段,能提供准确的定量信息,有助于了解独立而复杂的汞地球化学循环.因此,通过研究汞同位素组成可以分析、示踪沉积物中汞污染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本文结合近年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汞同位素分馏特征、湖沼相沉积物中汞同位素组成示踪环境变化进行了综述.

    湖沼沉积物汞同位素示踪环境变化

    中国游客对世界遗产地布拉格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基于携程网数据分析

    欧文仪贾亮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旅游者的视角出发,收集发表在携程网上关于布拉格的游记,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构建分析类目对数据进行归类,运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解译,归纳出国内旅游者对布拉格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表明:(1)中国游客对布拉格的积极感知核心要素是景观,而消极感知要素以服务人员与游客间的语言障碍为首要消极感知因素;(2)中国游客对布拉格的城市形象感知是人文景观类旅游目的地,而查理士大桥、教堂、城堡等是组成人文景观的核心要素.

    布拉格遗产旅游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热带地貌》征稿简则

    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