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NAA处理对艾纳香扦插生根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黄梅陈振夏于福来王凯...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NAA对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扦插生根的影响,4 a生艾纳香健康枝条用500 mg/L NAA处理,对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扦插生根率与内源IAA、GA含量和IAA/ABA呈正相关,而与ABA含量呈负相关.NAA处理能提高插穗的IAA含量,降低ABA含量,有助于不定根的产生.插穗生根率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正相关,与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负相关.NAA处理能够提高插穗PPO活性,降低IAAO活性,对插穗生根有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与生根率均呈正相关关系.NAA处理可促进插穗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提高插穗的细胞分化和代谢能力.因此,500 mg/L NAA处理插穗可促进不定根的生长发育.

    艾纳香扦插NAAPPOIAAO营养物质

    蝴蝶兰成花过程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

    张英杰李奥吕云飞孙纪霞...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Phalaenopsis)成花的作用,对'大辣椒'和'富乐夕阳'2个品种成花过程中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和生长调节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芽分化进程包括花序原基分化、小花原基分化、花萼分化、花瓣分化和合蕊柱(雄蕊和心皮)与唇瓣分化等时期.在花序原基分化期,高水平的ABA和IAA抑制营养生长,成花后水平下降,花发育结束后,水平再次升高;GA3和ZR可促进细胞分化与分裂.外施GA3可提前花期,显著增加花梗长度;外施6-BA可显著提高'富乐夕阳'的双梗率.因此,在蝴蝶兰花期可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调控花期和花量.

    蝴蝶兰内源激素生长调节剂成花

    六盘水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的苔藓植物区系特点

    周徐平唐录艳夏红霞彭涛...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苔藓植物区系特点,对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中国特有种的迁移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有苔藓植物51科106属266种(含12变种),易危苔藓植物2种.苔藓植物区系可划分为17种类型,以北温带分布(17.37%)占优势,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14.83%).属于热带(73种.R)区系类型的物种多于温带(65种,T)区系类型,R/T为112.31%,表现出暖温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11个地区的苔藓植物区系谱的比较显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与八大山最接近,其次是雷公山,此结果表明,娘娘山的苔藓植物区系符合其所处地理位置.中国特有种为喜马拉雅起源,主要向东迁移,其次向北迁移.迁移路线与慈巴沟的最相似,可能与地理位置、气候及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植物区系苔藓湿地贵州

    中国肉盘衣属地衣新记录种

    朱孟丽赵欣王伟成贾泽峰...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海南省叶生地衣资源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中国肉盘衣属地衣新记录种:乳头肉盘衣[Fellhanera mastothallina(Vain.)Lücking&Sérus.],描述了其形态学、解剖学及化学特征,提供了显微结构照片.主要识别特征为:地衣体壳状,布满灰绿色乳头状颗粒,子囊盘棕色,囊盘被外部由疏丝组织构成,子囊孢子(3~)7隔,26~36µm×2~3µm,呈末端变窄的细棍棒状.基于线粒体小亚基(mtSSU)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种与本属模式种F.fuscatula(Müll.Arg.)Vězd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编制了中国该属地衣的分种检索表.

    乳头肉盘衣茶渍纲地衣型真菌mtSSU分类学新记录

    条纹双唇兰,中国兰科双唇兰属一新记录种

    张培春杨小波陈琳夏丹...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海南省会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考察中,发现双唇兰属中国一新记录种:条纹双唇兰(Didymoplexis striata J.J.Sm.).条纹双唇兰具有以下特征,与该属的其他种区分:花被筒内侧具纵向的浅褐色条纹,唇瓣中间具扁平的淡黄色加厚,由唇瓣先端一直延伸至唇瓣基部.

    条纹双唇兰兰科新记录中国

    黄兰叶乙醇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和成分分析

    彭思敏杨小满魏孝义潘丽珠...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挖掘黄兰(Michelia champaca)叶的开发潜力,采用抗氧化评价、细胞评价和仪器分析方法对超声提取的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活性研究和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DPPH∙自由基清除和铁离子还原力测定结果表明,黄兰叶的20%和80%乙醇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潜能.黄兰叶2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12.5μg/mL,80%乙醇提取物的质量浓度超过6.25μg/mL,对HacaT细胞具有细胞毒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方法结合软件谱库搜索对黄兰叶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共检索到206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生物碱、脂肪酸、醇等多种类型,通过标准品验证可明确鉴定出芦丁、槲皮素、山奈酚等黄酮类物质.不同月份的黄兰叶乙醇提取物的成分含量不相同,成分分布在春夏季与秋冬季存在明显差异,某些成分具有季节独特性.因此,黄兰叶在日化产品开发上存在潜力,可结合实际根据成分选择采收时间.

    黄兰乙醇提取物抗氧化细胞增殖超高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化学成分

    三叶木通藤茎的三萜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贾永霞杨秋霞曾雷徐巧林...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物质基础,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得到9个三萜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stachlic acid A(1),齐墩果酸(2)、乌苏酸(3)、2α,3β-dihydroxyolean-13(18)-en-28-oic acid(4)、serratagenic acid(5)、gypsogenic acid(6)、20α-hydroxyl-29-noroleanolic acid(7)、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8)和12α-hydroxy-δ-lactone(9).抗菌活性分析表明,化合物2和3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3和7为首次从木通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三叶木通藤茎三萜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