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尾藓属物种多样性研究

    陈星师瑞萍雷祖培韦玉梅...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种凤尾藓属(Fissidens)植物,其中内卷凤尾藓济州岛变种(F.involutus Wilson ex Mitt.var.jejuensis Y.-J.Yoon,B.C.Tan&B.-Y.Sun)为中国首次报道,该变种此前只分布在日本和韩国,其特征是背翅基部明显下延,鞘部细胞的每个角都有1个不明显的疣.异形凤尾藓(F.anomalus)和锐齿凤尾藓(F.serratus)为浙江省新记录.在该保护区,凤尾藓属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分布.与我国东南部地区其它保护区相比,乌岩岭的凤尾藓多样性仅次于广西的雅长自然保护区.而且,这一地区凤尾藓的多样性并没有表现出随着纬度的降低而增加的趋势.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东南部地区凤尾藓的调查和研究.

    生物多样性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录凤尾藓属植物分布

    菠萝蜜白化突变体叶片表皮形态研究

    王紫璇徐芷蕙黄晓薇于旭东...
    249-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木本植物白化突变体叶片表皮形态的变化,在扫描电镜下观测了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白化突变体(AAS)和正常(CK)幼苗叶片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对MAP65家族蛋白构建了进化树,并分析了MAP65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AAS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大小、形态均发生较大变化.与CK相比,AAS表皮细胞的周长、面积较小,密度较大,凸出数量和长度均减少,气孔器较小且大小不一.下表皮小细胞和异常气孔器的数量在AAS中大幅增加.MAP65家族成员大部分基因在AAS中下调表达.因此,推测菠萝蜜白化突变体的发生可能与MAP65基因表达有关.

    菠萝蜜白化突变体表皮细胞气孔器基因表达

    中国菊科二新记录属

    陈又生王清隆廖俊杰陈彬...
    257-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中国菊科2新记录属:距格菊属(Koyamasia H.Rob.)、婴带菊属(Struchium P.Browne)和2新记录种:距格菊[K.curtisii(Craib&Hutch.)Bunwong,Chantar.&S.C.Keeley]、婴带菊[S.sparganophorum(L.)Kuntze].这2属都来自海南,属于菊科(Asteraceae)斑鸠菊族(Vernonieae).

    中国海南菊科新记录

    君子峰鸢尾,福建鸢尾科植物一新种

    陈新艳马良柳明株高绪勇...
    26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描述了福建省中北部山区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一新种:君子峰鸢尾(I.junzifengensis S.P.Chen,X.Y.Chen&L.Ma),新种与蝴蝶花(I.japonica Thunb.)、台湾鸢尾(I.formosana Ohwi)相近.与蝴蝶花不同之处在于叶片宽大,叶脉明显,表面粗糙;花为顶生稀疏总状聚伞花序,分枝2~6;花大,直径5.0~7.0 cm,花被裂片边缘波状皱褶,全缘,顶端稍有凹缺;蒴果三棱状圆柱形.与台湾鸢尾不同之处在于花小,花被裂片边缘波状皱褶,全缘,顶端稍有凹缺;蒴果三棱状圆柱形.形态特征比较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均支持该新种的成立.

    君子峰鸢尾鸢尾科新种福建

    酸枝木类原植物分类学概述

    黄贝芳许东先李永泉覃明...
    27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枝木类为《红木》国家标准中最大的一类,原植物皆隶属于豆科(Leguminosae)黄檀属(Dalbergia).为准确鉴定红木酸枝木市场的树种,回顾了豆科黄檀属分类学历史,对13种酸枝木的原植物进行了分类学文献考证研究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

    黄檀属红木木材鉴定分类学形态豆科

    林下密集蕨类层生态学研究进展

    梁梦芳刘何铭江山陈开超...
    291-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下密集蕨类层在森林尤其是受干扰森林中广泛存在,对森林更新具有强烈的过滤效应,能够改变林下层的多样性,影响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生态学研究,对揭示森林群落物种分布格局和群落构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论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的特征,从机制上解释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分类阐述了林下密集蕨类层通过资源竞争、化学互感、动物取食策略和机械干扰等途径影响森林更新的过程;探讨了林下密集蕨类层对森林演替动态的潜在影响.最后,简要指出了目前林下密集蕨类层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蕨类林下层森林更新群落动态化学互感凋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