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下珠科珠子木属一新异名

    姚纲黄宝优戴碧淇连凯铭...
    317-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生珠子木(Phyllanthodendron petraeum P.T.Li)和圆叶珠子木(P.orbicularifolium P.T.Li)均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种,二者曾被认为基于叶片质地与形状、叶脉特征、花盘腺体形状以及花柱开裂程度等一系列形态特征可进行区分,然而基于近年来查阅大量标本和野外考察工作认为二者实为同种,故在此将后者处理为前者的异名.

    叶下珠科岩生珠子木异名分类学

    黎平玉山竹,贵州竹亚科一新种

    杨志张智娴吴运辉童毅华...
    323-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描述了产自贵州的竹亚科一新种:黎平玉山竹(Yushania lipingensis Z.X.Zhang,Y.H.Tong&Z.Yang).本种形态上与显耳玉山竹(Y.auctiaurita T.P.Yi)接近,但区别在于该种箨鞘背面密被向上的黄褐色或紫色疣基刺毛,箨耳及叶耳明显弯曲呈镰刀形,鞘口繸毛发达,通常呈放射状,箨舌先端截平,不圆拱,边缘密生短纤毛,箨片腹面被微柔毛,叶片次脉通常5~6对.

    黎平玉山竹新种玉山竹属黎平县

    灰岩山姜,中国山姜属(姜科)一新记录种

    叶育石黄向旭陈娟
    328-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中国姜科山姜属植物1新记录种:灰岩山姜(Alpinia calcicola),并提供形态特征描述、地理分布及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山姜属灰岩山姜新记录姜科中国

    木槿的化学成分研究

    程子洋柯仲成张愉快赵奎奎...
    331-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木槿(Hibiscus syriacus)茎的化学成分,采用MCI-gel中压柱层析、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木槿茎8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其结构分别鉴定为methyl 4-[2-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hydroxymethyl)ethyl]sinapate(1)、2,6,2′,6′-四甲氧基-4,4′-二(2,3-环氧-1-羟基丙基)二苯(2)、3,4,5-三甲氧基肉桂酸甲酯(3)、3,4-二甲氧基肉桂酸甲酯(4)、对羟基肉桂酸甲酯(5)、咖啡酸甲酯(6)、阿魏酸甲酯(7)、丁香脂素(8)、clemaphenol A(9)、(E)-3-hydroxyanetholeβ-D-glucopyranoside(10)、荭草苷(11)、木犀草素(12)和芹菜素(13).其中化合物1~10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1~13为黄酮类,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MTS法检测,40μmol/L的化合物1~10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和人肺癌A-549细胞株体外生长均未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

    木槿化学成分木脂素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