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植物学会

黄宏文

双月刊

1005-3395

jtsb@scib.ac.cn

020-37252514

510650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等,为推动植物学研究的发展和开发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贡献。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植物学、林业、医药、环境、园林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asiatica Zahlbr.的订正研究

    柳林任强
    549-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沉茶渍亚洲亚种Lecanora subimmersa subsp.asiatica Zahlbr.曾被基于文献研究转隶至平茶渍属(Aspicilia)或处理为亚沉茶渍原亚种L.subimmersa(Fée)Vain.subsp.subimmersa的异名,但模式标本的研究缺乏仍使该变种的概念不清.利用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等方法对L.subimmersa subsp.asiatica Zahlbr.的模式标本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L.subimmersa subsp.asiatica与滇茶渍[L.oreinoides(K?rb.)Hertel&Rambold]的形态特征及次生代谢产物一致,故将L.subimmersa subsp.asiatica作为L.oreinoides的异名处理.依据研究标本,对滇茶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同时提供了相关形态学图片,澄清了亚沉茶渍亚洲亚种的概念.

    平茶渍属茶渍型子囊顶器次生代谢产物分类学地衣型真菌

    黄枝衣科中国新记录属和种

    马佳胡永强苏玉兵夏晶...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中国黄枝衣科(Teloschistaceae)的一中国新记录属粉黄衣属(新拟)(Xanthomendoza)和一中国新记录种漫粉黄衣(新拟)(Xanthomendoza ulophyllodes)及石黄衣属(Xanthoria)的一新记录种裂芽黄衣(新拟)(Xanthoria calcicola).对漫粉黄衣的ITS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并对相关类群的形态和分子数据进行了讨论.对2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生境与分布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黄枝衣科粉黄衣属漫粉黄衣裂芽黄衣新记录

    铁皮石斛和重唇石斛及其杂交子代花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颜沛沛周建金叶炜江金兰...
    558-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铁皮石斛和重唇石斛及其杂交后代14L-3、14L-6、14L-7和14L-9花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石斛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从石斛花中检测出8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酮、醛、烷几大类,铁皮石斛、重唇石斛、14L-3、14L-6、14L-7和14L-9分别有23、12、21、33、23和35种.铁皮石斛花的主成分是α-蒎烯,重唇石斛花是2-十五烷酮,4个子代花中均含有这2种来自亲本的特征成分,α-蒎烯是子代共同的主成分.亲本和子代石斛花共有成分是正己醛.子代14L-3、14L-6、14L-9均与母本铁皮石斛相似性高,相似性以14L-3>14L-6>14L-9,与父本差异性大.14L-7与亲本相似度最均衡.这为石斛育种研究提供了指导.

    石斛挥发性成分正己醛α-蒎烯2-十五烷酮

    睡莲属62个栽培种花朵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苏群田敏王虹妍王凌云...
    567-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睡莲花朵的致香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62个栽培种花朵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出72种挥发性成分,以烯烃类(26种)、烷烃类(11种)和醇类(9种)较多,其中花香成分有53种(73.60%).40个热带睡莲花朵中共检测出56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花香成分39种;22个耐寒睡莲品种花朵共检测出3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花香成分27种.花香成分中主要致香物质有乙酸苄酯、顺式-罗勒烯、苯甲醇、金合欢烯、月桂烯、柠檬烯、苯甲醛、α-异松油稀、α-蒎烯、肉桂醇和β-丁香醇等.利用组内联接余弦的方法,分别根据挥发性成分和花香成分,62个睡莲栽培种(品种)可分成3和4组.这为睡莲香气物质的开发利用及与传粉动物的协同进化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睡莲属花朵挥发性成分花香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聚类分析

    云南热带雨林:特征、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

    朱华
    575-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热带雨林具有与东南亚低地热带雨林类似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特征和物种多样性,是亚洲热带雨林的一个类型.它的植物区系组成中有90%的属和多于80%的种为热带分布成分,其中约40%的属和70%的种为热带亚洲分布型,它含属种较多的优势科和在群落中重要值较大的科也与亚洲热带雨林相似,是亚洲热带雨林和植物区系的热带北缘类型.云南西南部、南部与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在群落结构和生态外貌上类似,但在南部与东南部之间有明显的植物区系分异,它们经历了不同的起源背景和演化历程.云南的热带雨林在很大程度上由西南季风维持.喜马拉雅隆升导致西南季风气候形成和加强,在云南热带局部地区产生了湿润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植被.现在的云南热带雨林里或其分布地区有落叶物种或热带落叶林存在,这不仅是季节性气候的影响,推测在晚第三纪或第四纪更新世云南热带地区曾经历了干旱气候.云南热带雨林的分布主要受制于局部生境,并非地区性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生态外貌物种多样性生物地理起源与演化中国西南

    芒属植物资源研究、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冯淑敏胡宝全马洪峥
    592-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芒属17种植物的自然资源状况,从分类学、遗传育种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研究的进行了综述,梳理了芒属植物资源利用现状,并展望了芒属植物的应用前景和产业价值.同时指出,对芒属类群的研究深度和应用程度极不均衡,对适应于极端环境的地区特有类群开发利用不够.为全面促进芒属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助力芒属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倡议加强极端环境下芒属种质资源研发,实现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芒属植物特有类群园林观赏生物能源综述

    无花果亚属植物异戊烯基类黄酮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盛智丽刘俊梅高洁杨宝...
    605-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花果亚属隶属于桑科,既是重要的水果资源,也是优良的中药资源,广泛种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保健功效,经济价值突出.无花果亚属植物中异戊烯基类黄酮含量丰富,结构多样,已报道有37种异黄酮、2种黄烷酮、7种黄酮和1种查尔酮.无花果异戊烯基类黄酮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缓解更年期症状,保护骨骼、预防炎症、预防癌症等.从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两方面对无花果亚属植物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以期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异戊烯基类黄酮生物活性桑科无花果亚属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