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郭淑曼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课堂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境地。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美术是一门艺术,它可以直观的把画面或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讲解过程中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法学生兴趣

    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理论评析——读《权力与繁荣》

    穆雪梅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思考权力如何与繁荣相关的问题。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什么有些经济繁荣而另一些却遭受贫困?为什么坏政府崩溃以后不会出现经济繁荣呢?这是曼瑟·奥尔森教授终生在探寻的问题,他认为,决定国家贫富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市场,而是在于什么因素使得市场在不同的国家发挥着差异巨大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奥尔森在其遗著《权力与繁荣》中进行了精彩的解答。阐述了关于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独特的见解:强化市场型的且不具有掠夺行为的持久的民主政府才会促进经济的长期发展。

    奥尔森权力与繁荣强化市场型政府

    对陌生人与陌生人社会的思考

    权欢欢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向陌生人社会变迁,各种社会流动加强,人际关系逐渐疏远。齐美尔提出“陌生人”这个社会类型,他认为人们应该与群体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然而如果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陌生人,那么这对于社会团结和发展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面对陌生人和陌生人社会的来临,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陌生人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

    农业技术传播中的知识沟现象分析

    荣真真
    146-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的出路在科技,构建高效的农业技术传播路径,对于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在农业技术传播中有较为明显的“知识沟”现象,“知识沟”现象的存在不仅表现在大众传播领域,而且在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中也有表现,“知识沟”现象的存在从客观方面看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的农民接受传播媒介的能力低和承受投资风险的能力低有直接的关系,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低的农民处于利用传播媒介的弱势地位,对传播媒介的利用能力低,反过来也会进一步扩大其与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民的差距,强化其弱势地位,形成恶性循环。

    知识沟农业技术传播传播路径优化策略

    论佛教“不杀生”伦理内涵

    于涛
    147-147,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教义中的不杀生是佛教的基本戒律之一,对基本戒律加以延伸与拓展,分析这一戒律现象的核心、层次以及外延有着深刻的伦理内涵。对佛教这一现象的研究,不仅可以得出众生平等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概念,而且对现实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对理解宗教的现实意义具有积极作用,提升宗教感悟的能力。宗教所蕴含的种种超验性的义理,能不断启迪我们自身对现实进行深刻的反思。

    不杀生佛教众生平等伦理内涵

    伊格尔顿文本意识批判方法论的生成条件(一)

    薄海
    149-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代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衰落后,霍尔与伊格尔顿两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领域中被突显出来,霍尔在方法论上将结构主义的方法演绎成结构历史主义的方法,并且在总结右派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也拓展了自己的差异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在霍尔的研究视域中,他更强调对非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分析,从而在差异文化的发展中找到人的身份认同,而在霍尔之后的伊格尔顿则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了左派威廉斯,即他的老师的理论基础之上,又在意识形态的理论上开拓了霍尔的差异文化研究的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文本意识批判的研究路径,在当代英国文学和政治领域为英国新左派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开辟了新的道路。

    伊格尔顿文本意识批判生成条件

    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进路看中国哲学认识论“心”文化的特点

    时金柱
    151-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以实践为核心,遵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理论进路,注重实践对人的认识的决定性作用,这是一种“物”的文化,关注的是现实性的物质生活、客观性的活动;而中国哲学认识论是一种“心”的文化,儒、道、佛三家虽进路不同,但都提倡“心”是沟通物我、人我并进而体道证悟的源泉和依据。“心”文化既立足于人的现实活动,又同时赋予其生机、意义,是一种自他不二、活泼泼的生命智慧。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哲学心文化

    教师的责任

    张洋
    153-153页

    浅析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预防的“知”与“行”

    王华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学生的突发性事件,是关乎学生本身人身安全的重要点,所以高校针对在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工作是很关键的。在进行此类预防工作时,我们不仅要了解此类事件的含义、特征、变化及重要性等,还要了解此类事件的发生和过程始末,认识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事件产生的结果。本文针对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防的“知”与“行”展开几点论述。

    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预防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对策

    刘丽林
    155-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各大高校扩大招生的形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局面更加严峻,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摆在教育界人士面前的最大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本文当前就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了简单初步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择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择业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