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语比较表达方式

    彭彤彤
    18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语比较表达方式既包括比较句型,也不乏词汇手段,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日语中具有比较语义特征的表达方式按照平比、差比、极比、正反比及相应变化四类进行分析,并将接续方式、肯定与否定形式、惯用型及词汇手段贯穿其中,通过语料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比较表达方式及其强大的语义功效。

    比较平比差比极比正反比

    模糊限制语“と思う”的语用作用与顺应

    房宇刘占斌
    184-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应论强调语言的选择是以顺应语境为目的的行为,交际参与者对语言的选择受交际中交际语境即物理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影响,同时交际语境随话语交换而改变。同样,模糊限制语“と思う”的使用及语用作用也受语境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顺应论的视点,依据交际语境分析以达到充分理解、灵活运用的目的。

    模糊限制语顺应论“と思う”

    浅谈工业工程及其在机械工业中的应用

    杨宏乔国强邢鹏
    18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持续改进和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的高度增长,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客户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内的工业企业更加关注生产力的提高。然而,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管理的好坏、管理的人数,经营的范围,都受个人的能力约束。因此有必要扩大规模,以便于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对工业工程的改善,工业管理、工业技术和工业设备的升级自动化等有辅助的效果。

    工业工程机械工业应用

    社会组织公信力的问题探究

    武琦
    18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组织公信力实质就是一种能力,即通过自身信用树立起社会公众的信任,获得社会公众认可进而获取公众的资源投入。这种信用不仅是外界的一种评价,更是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资源获取的一种表现,但是,社会组织的公信力随着纷繁复杂的外界影响,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长此下去,社会组织公信力的缺失会导致社会组织无法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社会组织公信力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王迪
    187-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信息失真的问题,必然要求我们进行会计信息披露。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证券市场无法回避的焦点之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会计变为“实时”而非事后反映各类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提供者与使用者的时空障碍也已经消失。信息技术的日益先进,也将为会计信息披露多种计量基础进行编报并增加预测性数据创造可能。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做了阐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建设工程招投标论述

    荣真真
    18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招投标市场已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其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公共采购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问题也随之增多,针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促进招投标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建设工程招投标防范措施

    国内字幕翻译研究综述

    陈爱娟
    18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影视作品的进出口数量迅速增加,影视翻译在影视作品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字幕翻译是影视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成本低廉,同步性高,受众范围广以及语言地道等优势,逐步取代传统的配音方式,逐渐为影视翻译人员所追捧。本文旨在对国内字幕翻译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今后字幕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后续的研究者们提供些许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字幕翻译研究综述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机制研究

    陈默
    190-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危机事件发生以后,机构内部沟通活动不畅,就会加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在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危机管理环境,使各部门之间能够有效的传递信息,在最短时间内提出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案。随着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的不断增多,在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沟通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也与日俱增,因此,构建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的沟通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公共危机沟通机制危机管理

    卡特福德翻译转移理论中句式转换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以陈应松《母亲》为例

    雷福升
    19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总六艺,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顾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翻译转换的概念是由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约翰·卡特福德在其1965出版的专著《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本文通过对翻译转换理论的介绍,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试从句式转换这个角度来探讨翻译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中的有效性。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句法结构句式转换

    “一+量+名”结构中量词的认知研究

    吴明琦
    192-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词数量丰富、用法灵活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汉语区别于英语等印欧语言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本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理论,从分析“一+量+名”结构入手,对其认知模式、搭配选择等问题展开讨论,以便获得对这个结构中量词的性质、种类、功能的认识。

    量词“一+量+名”结构认知隐喻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