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法制教育在当代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赵悦
    94-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如何对大学生开展法制教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加强情感交流、重塑授课方式、整合授课内容、提升师资素质、加强配合协作、衔接社会家庭等方面改进,以期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法制教育缺失高效教学模式

    宪政的内在逻辑探析——以萧瀚《宪政二十讲》为基础

    陈钰
    96-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宪政是宪政是关于权力有效配置的制度与学说。本文从宪政、宪法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宪政的内在逻辑结构,并认为美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宪政,同时希望能够对我们今天的宪政事业有所助益。

    宪政宪法权力配置内在逻辑

    试论网络科技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

    肖月
    97-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科技时代下信息的膨胀,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受到了一定冲击,对于网络个人信息的保护尤为必要。面对当前我国网络个人信息泄露严重、信息交易乱象、监管不力以及立法保护乏力等情况,结合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国外实践,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隐私保护

    东北义勇军在东北地区抗日斗争中的历史意义

    王然
    9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就抗日战争初期东北义勇军的抗战行动进行探讨,从东北抗联的形成和东北地区抗日战场双方面对其在东北地区抗日斗争中的历史意义进行分析和论述。

    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东北抗日战场结构组成

    春游汪山土库之杂谈随感

    邓梦楚
    100-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建县成立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地处赣江之滨,鄱阳湖西南岸,又有锦江、修水两条河流经过,湖滨之地最易发生洪涝灾害,千年古县,人杰地灵,王勃还盛赞这一带人文鼎盛,人才济济,翻看明清两代的县志,可以看出在清代以后新建县的中科举的人数相比明代,比旁边的南昌县和丰城县要增长许多。这当中程氏一族就贡献了一大部分的人才,在程氏兴起之后他们又推崇义举,不光赈灾济贫,还时常资质新建的学子上京科举,办私塾广布教育,同时带动其它几个家族也同兴起了治学之风。傅衣凌的《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中认为,中国的传统社会是由“公”和“私“两大系统共同控制。”公“是指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由一大批官僚、胥役、家人组成的组织周密的体系,依托各级地方政权、军队对人民进行控制。而其中“私”就是指类似汪山土库程氏家族这样的乡绅去控制社会基层的农民。在农业社会,农民和地主是相互依存的两大阶级,既有对立的矛盾面,又有对彼此不可或缺的依赖性。在面对战乱和灾荒的情况下,乡绅阶级自然肩负起了组织乡民团练、抗洪之类的任务。正因为这两大系统和层层的控制,加之宗族礼法的传统思想,中国封建社会才得以延绵2000余年不衰。

    汪山土库乡绅文化程氏家族

    浮丘山碧霞元君香会之研究——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崔亚来任政
    10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明季道路的阻塞,加之浮丘山碧霞元君历经明代百余年的香火,使浮丘山碧霞元君信仰在清代达到高潮。香会作为民众朝拜的自发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朝顶进香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民众的生活,“朝顶、进香、还愿”四年圆满成了豫北民众心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成为了香客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寄托。

    清代浮丘山碧霞元君香会碑刻

    入冥故事中的唐太宗形象

    武超
    102-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太宗形象在不同的题材作品中形象也有所不同,在正史记载中他是一个英明神武的英明君主形象;而在文人笔记、变文、杂剧、小说以及地方戏的记载中唐太宗的形象却与正史记载有些不同。本文试从历代入冥故事中的唐太宗形象入手,浅析唐太宗形象的历代变化。

    入冥唐太宗形象转变

    “夜叉”的语源及其形义的演变

    王静
    10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夜叉”一词源自佛教,它在汉语中的演变代表了一批佛教外来词的衍生模式,本文通过对其译借方式、词形变化、意义发展进行考察,以探求某些佛教词汇产生及发展的轨迹。

    夜叉语源演变

    对文化大革命的一二认识

    张海宁
    10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年文革,无数优秀知识分子的生命玉殒烟消;中华五千年文明近乎毁于一旦。师礼纲常尊卑有序的传统美德被彻底颠覆;党纪宪法的崇高权威地位被蔑视忽略。这场在神州大地上催梁折柱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名的政治大风暴,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苦痛记忆。本文将对“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起因以及经过做简单介绍,并附上对文革的反思感悟,希望对新中国的发展能够有一二借鉴意义。

    文化大革命背景及起因全面发动、高潮、结束反思教训及体悟

    兵者,诡道也——毛泽东活用孙子兵法的典型战例

    过凯元
    10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深刻地领会孙子兵法的军事基本原则,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古代兵家的军事理论升华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毛泽东孙子兵法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