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1世纪《唐诗品汇》研究综述

    赵梦银
    15-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学界对于高棅《唐诗品汇》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内容和理论愈渐深入,研究视角逐渐变宽,研究方法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出现了研究内容集中化、扎堆化、重复化,个别抄袭现象等问题。

    《唐诗品汇》《唐诗正声》四唐分期正变观

    浅谈莫泊桑《项链》中的玛蒂尔德

    刘文雯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年以来,读者对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看法多是负面的,给她定性为爱慕虚荣、追求不属于自己生活的妄想之人。其实,一个正当花龄的姑娘,她想要追求美的事物、想要追求完美的东西并无可厚非,那些华丽的首饰,是一种追求美的表现,她对责任是勇敢承担的,不是逃避,对于生活也是严谨而又认真的。

    虚荣真诚爱美之心责任

    浅谈白先勇小说里的身份困境

    李琼李秋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白先勇的作品进行大致梳理。对于曾长期辗转于大陆、台湾、和美国的白先勇来说,始终深深眷恋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表层意义是传达对家、国的思念,实则深层次的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留恋。留美求学或者移民的华侨都是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背井离乡生存着,其“身份”是种别样的故乡牵绊,承载着故乡情。

    乡情身份困境传统文化

    葛水平小说乡土叙事探究

    韩小坤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乡土社会历史悠久,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也大多从乡土文学开始。早期的乡土文学创作并没有树立起丰富的农民形象,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流派的文学创作开始走上文学的历史舞台。随着众多乡土文学作品的发展,这一类别的文学作品已从之前颇具政治性的批判色彩开始向展现当代农民的原生态开始发展,其中以山西青年女作家葛水平最具代表性。本文主要研究葛水平是如何掌握“乡土”这一关键性的文学创造类型,使得文学创作在关注乡村现实和农民生入手,展现农民的真实生活,体现生活化的底层群体的生活状态,这种文学创作形式展现了葛水平特有的乡土叙事风格。本文主要结合其文学作品,分析其具体的叙事风格和写作手法,以此推进中国文学同类型作品的发展。

    葛水平小说乡土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自然祛魅与家园失落

    袁媛
    20-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丽丝·门罗是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加拿大作家,被誉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小说极其关注“自然与人”的主题,全面刻画了自然的边缘化历程以及裹挟而来的家园失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造成自然祛魅、家园失落,人的生存趋于机械化与漂泊,深刻洞见了人的生存困境。生存困境的无力更改,促使门罗对世人呈现的更多的是劝诫,其小说既书写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同时也探究了摆脱困境的可能性,即不应一味逃离,而应直面人生。

    艾丽丝·门罗自然祛魅家园失落

    老人儿

    郑江红
    22-22页

    旅行的意义

    张永顺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在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感。

    旅行游玩

    追忆似水年华

    骆丹丹
    24-24页

    哈耶克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启示

    刘宇轩
    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社会治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哈耶克作为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其理论体系中蕴含着深邃的社会治理思想。本文在分析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哈耶克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启示,以期对我国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助益。

    哈耶克社会治理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以南阳市为例

    盛妙芝
    26-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转的趋势,1998年我国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将会是全方位的、深远的,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也构成了直接挑战。本文通过对南阳市农村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并借鉴国外养老模式中做的好地方,对我国原有养老模式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进而提出适应我国的“复合型”养老模式。

    老龄化农村养老模式复合型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