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依法治国背景下党纪和法律的有机衔接

    王丹苹袁婷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有机衔接对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在厘清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的前提下,注重党内法规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双向互动,树立依法治党为依法治国做好表率的理念,理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适用边界,健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抵触的处理机制,实现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党纪与法律从严治党衔接

    农村纠纷解决模式的一般性探讨

    邢巍岩
    6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由于经济利益关系复杂、人民自身素质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传统思想的影响等各种原因,农村纠纷呈现出数量增加,种类多样,内容复杂,纠纷主体多元化等新特征。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只有维护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公平、有效地解决好农村纠纷才能实现乡村和谐、社会稳定,从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农村纠纷一般性解决模式

    论我国农民工犯罪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郭帅
    6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寻找工作,给城市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农民工犯罪频发,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为城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民工犯罪城乡二元体制控制对策

    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的对策及建议研究——从被告确认、起诉程序保障两方面着手

    王少敏
    67-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诉讼立案难是我国目前行政诉讼领域的困境,立案是是人民法院启动诉讼程序和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第一环节,但实践中我国行政诉讼“谁主体, 谁被告”的确认规则资格不管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都存在着较大的缺憾,导致被告难确定。确立“谁行为, 谁被告”规则, 恢复被缩小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保护行政诉权。本文从简化被告确认程序、完善起诉程序保障机制两个方面分析和提出对策。

    立案难行政诉讼被告程序保障

    美国总统战争权的当代争论

    高志伟
    69-69,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美国宪法规定,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的美国总统拥有统帅、调动以及指挥军队等战争权。在当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总统的战争权也有了新的发展,由此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论。当代美国总统战争权究竟有怎样的表现,引发了什么争论,为何会引发争论以及如何看待在当代产生争论的美国总统战争权,就成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对当代美国总统战争权进行一次探究和分析。

    美国总统当代战争权争论

    大数据时代下隐私权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

    鲜娅静
    71-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大陆法系中,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是由人性尊严出发,将隐私权定位为一般人格权的“非财产法益”性质,采用人格权保护方式加以保护。但在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赋予了隐私权新的内涵,其财产利益愈发凸显,既有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平衡被不断打破,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侵权人和隐私权人的成本收益分析,提出大数据时代下完善隐私权保护的几点建议。

    大数据隐私权成本收益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

    胡晓宁苏梦杰
    7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国对于同性婚姻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还有的国家给予其特殊的一种地位。李银河自2000年就在两会上提出同性婚姻提案,但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由此看来中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对同性婚姻合法化进行各种考量,从而逐步在立法上使其合法化。

    同性婚姻合法化考量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对策探究

    武芳
    74-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且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有其鲜明特点和复杂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亟需改善家庭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创新学校教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改善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论法律与道德内涵的关系

    陈弈霖
    7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法律,在保障了人自由的同时,其实也在一定层面上限制了自由,所以说,自由是相对的,“法律的目的并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法律归根结底上便是通过限制一个人的行为来保护另一个人的权利,可这仅仅是经验世界对自由的保护,如何使人真正以内心向善而不只是迫于对外部机制的畏惧呢?答案只能是道德,是一种源自最本真的本我的良知。这种良知人皆有之,无论圣愚。但就其在经验世界中的具体的个体层面来看,却是有差别的。法律的外延是一种社会规则,法律的内涵则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本文通过对法律与道德各自含义以及关系的论述,阐明了法律寓于道德之中、又存在于道德之外,二者一外一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共同营造给我们安定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

    法律道德天人合一社会规范

    婚内侵权民事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胡修领
    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夫妻间婚内侵权行为导致夫妻双方发生纠纷的问题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夫妻关系的幸福感,对社会的和谐也造成了影响.我国的《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对其规定并不完善,本文通过对夫妻间婚内侵权行为的分析,提出关于建立夫妻间婚内侵权行为民事法律救济制度的构想和具体措施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夫妻间婚内侵权行为民事法律救济制度的早日构建。

    婚内侵权行为财产权益民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