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中西方传统诗画观的异同——以莱辛“诗画异质”与苏轼“诗画一律”为例

    贾馥瑞
    257-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画关系是中西方文艺理论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18 世纪以后,西方逐渐强调诗画异质论,德国文艺理论家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观。而中国一直崇尚“诗画一律”观,尤以苏轼为最。本文通过莱辛的“诗画异质”和苏轼的“诗画一律”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来分析中西方传统的诗画观不同的原因并探讨它们各自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

    莱辛苏轼诗画观异同原因

    浅析银环角色形象在歌剧表演语言学习中的塑造

    周晓雯
    258-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新世纪以来最成功的一部中国民族歌剧,《野》剧中银环的角色是剧本作者以及曲作者精心打造的人物形象。银环的性格温柔、单纯、善良、忠诚。在战争的洗礼和革命事件的发展中,银环也逐渐成长。本文以表演学习中的语言元素为视角,从语言的韵律特点等方面对银环角色塑造的学习总结出切身体会,对音乐表演的学习具有参考价值。

    银环歌剧表演语言角色塑造

    日本文化中顺应自然之万物有灵观念的美学启示

    刘美娇
    259-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著名的学者梅原猛曾经在《共生和循环的哲学》一书中提到:“如果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了解该国家的宗教意涵。”可见宗教与文化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这种宗教信仰,以至于人生态度,产生了日本在观看事物角度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枯山水庭园,是完全异于西方甚至东方其他国家的庭院设计,从一种空无,或者无生命的大小石头所组成的空间概念,演绎成或山或水的空寂形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再者,“旬”的观念,在日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无一不在,从材质、图案、用色无一不遵循自然的时序,也因而四季流转的视觉意象,总是那么细致地体现在了日本的许多生活方面。本文以尊重自然之美为切入点,研究和式美学理念的和,静,清,寂静的艺术美学冥想。

    宗教文化自然观素寂之美

    如茶花般凋零的凄美爱情——浅谈歌剧《茶花女》的创作特色

    李月
    260-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细腻流畅、真挚动人,具有拨人心弦的悲剧效果。其创作极具特色:善于应用以歌唱为主的咏叹调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注重重唱、合唱的烘托及管弦乐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威尔第高超的创作技巧和惊人的艺术才华。

    歌剧茶花女创作特色

    攸州一品鱼粉店面形象设计

    黄蓉
    261-261页

    乌鸦系列

    王明辉
    262-262页

    浅议空气温度、湿度与钢琴状态的关系

    李继漯
    263-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湿度对钢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过于潮湿或湿度过大对钢琴有着破坏性影响,过于干燥对钢琴也有着破坏性影响,相对湿度在一定范围内才保证钢琴的正常工作保证钢琴击弦机的正常运转。使钢琴有良好的运动状态和饱满的音色,避免由于过大的温度和湿度给钢琴带来故障问题。

    钢琴相对温湿度状态影响

    浅析竹笛曲《帕米尔的春天》的演奏技巧

    徐坤芳
    264-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竹笛曲《帕米尔的春天》旋律清新脱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对其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民族器乐演奏技术的提高和发展。

    《帕米尔的春天》演奏技巧音乐感情

    铁枝木偶剧《收蜈蚣精》创作谈

    许镇焕
    26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枝木偶,潮州人属称纸影,她与潮剧一如同胞兄弟,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本文借为“中国木偶第一团”、潮安区金石镇龙阁木偶剧团创作的首部铁枝木偶剧《收蜈蚣精》为契机,通过创作缘起、故事梗概、故事主旨和剧种特点浅谈创作体悟。

    铁枝木偶木偶特枝创作语言

    浅析欧洲浪漫主义视野下的声乐艺术发展

    张金辉
    26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艺术在19世纪的欧洲声乐发展史上起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了一大批的声乐艺术作曲家及声乐演唱家,他们对声乐作品的处理个性十足,强调主观意识和民族观念,使19世纪的欧洲声乐文化呈现出丰富而又有个性的特征。

    欧洲浪漫主义歌剧歌唱家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