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谈创新戏曲表演程式

    王捷
    218-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式在戏曲表演中无处不在,程式的现代化也是当代戏曲人进行现代戏创作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传统表演程式,总结其外部特征和内在规律,将其应用于对现代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有助于我们创造、积淀出新的表演程式。

    戏曲表演程式创新

    弹幕视频的传播模式

    胡达闻王晶宇
    220-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弹幕是视频观看者发布的即时性评论。弹幕是转瞬即逝的,作为一种话语形态,碎片化的特性得到充分体现,独特的话语形态具体表现为口语化、简洁化以及情绪化等。本文观照弹幕视频的传播模式,解读这一特殊影视传播的具体路径。

    传播模式弹幕视频

    浅析在建筑题材中欣赏绘画的形式感

    朱震
    22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追溯至7000年前,建筑除了它所具有的实用性功能外,还被赋予艺术审美、艺术观赏的功能。基于建筑的实用性所寓意的安全感、归属感以及审美、欣赏性所带来的内在美感、宏伟、壮丽感,更为艺术家带来创作灵感。艺术家们的创作思维方式,日趋偏向于主观化、理性化,强调自己的创作风格语言。

    建筑形式感绘画美感

    对当代艺术现状的一点认识

    李路凯
    22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艺术不断变化,旧有的等级和分类正在断裂,新技术提供了诸多方式来定义、生产和展示视觉艺术,文化间也相互交织渗透,日常文化不但为艺术带来灵感,也催生了颇具竞争潜力的视觉刺激,这对于那些打算理解当代艺术并积极参与讨论当下艺术的人来说,这种变动的多样、转化的迅猛固然引人入胜、值得玩味,然而也是颇令人生畏的话题。

    艺术家创作作品

    我国建国以来美术领域各阶段造型变化

    柳力萤
    22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美术造型也随建国之初走过了65载新生之路。艺术家们与这几个阶段的创作在构建我国建国以来美术领域的发展形态及变迁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价值。本文就这四个阶段进行了整合,对建国以来各阶段美术造型的变化展开浅析。

    美术造型演变思潮

    浅析中国山水画中笔墨的重要性

    石云天
    224-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源远流长,浏览中国山水画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山水画画家对山川景物都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真切的感受,对于形神的表达各自有着不同的体验与感悟。他们用心创作的每一张作品共同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的辉煌历史。观其任意一张山水作品,其用笔运墨十分讲究,绝不含糊卖弄,可见笔墨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山水画笔墨

    论书法中人的艺术与艺术的人

    肖寿林
    22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法的传统人文精神彰显着人的艺术的精神,本文通过对书法中人的艺术与人的艺术的论述,理清书法的人文精神,而这种精神的是书法气韵生成的审美来源。

    书法气韵人的艺术

    察世间百态 写胸中情怀——浅析郑军里的绘画创作观

    郭峙含
    22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所表现出的艺术形态已与时代接轨,更高展示了设计元素与新技术结合的完美性,从而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图形、影像等元素的设计表现给数字媒体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在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使得图形设计从二维到三维慢慢转换,同时又融合了多种影像元素无论是从表现形式、传播手段、教育模式还是社会实效性等诸多环节都产生了很强的冲击,为此对中国新媒体行业图形影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形图像数字媒体元素艺术审美

    关于节日文化建设的探讨

    丛琳
    227-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本文从节日文化的特点入手,对如何建设高质量节日文化进行探讨。

    节日文化建设特点思想文化内涵提高质量

    徐冰作品《天书》研究

    石瑞
    228-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冰是85美术新潮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观念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激发了国人对于观念艺术的进一步了解。本文通过对徐冰作品《天书》的分析和解构,意图揭示《天书》和其创作理念。本文立足于前人对于《天书》的研究基础之上,加之自己的一些想法,亦可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篇论文。在这里,谨向艺术界的前辈致敬!

    观念艺术天书徐冰文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