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如何更好推进“法律七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张颖
    63-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省委及时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发表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笔者对该文中提出的针对如何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而要求的深入推进“法律七进”一题产生了一些疑问与看法。本文针对四川省“法律七进”问题可能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时产生的误区以及具体到“七进”中每一“进”容易忽视的方面进行论述,以期给予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在具体的法治宣传教育内容、手段的制定以及实践中有所提示与思考。

    法律七进法治宣传教育

    论共同犯罪

    饶雅文
    65-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犯罪是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一个疑难而复杂的问题,研究犯罪的共同形态对刑事审判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我国刑法的共同犯罪理论以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认为共同犯罪是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统一。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我们应当将犯罪人在犯罪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考虑进去,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和分工情况来看,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四类。

    共同犯罪形态特征

    论强制采样的法律规制

    许婉茹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制采样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身体权和隐私权等之间存在紧张的冲突关系,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比较法和总结归纳法,分别对与强制采样相类似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强制采样的法律规制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法治国家关于强制采样的立法经验,从而总结出我国关于强制采样立法完善的相关举措即应借鉴和吸收法律保留原则和比例原则。

    强制采样强制性侦查措施法律保留比例原则

    浅析当前中国的网络反腐问题

    孙兴昌
    68-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时代,网络已经渗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社会的面目和模式。网络反腐掀起的巨大影响也冲击着传统的反腐格局。网络以其公开、透明、快捷的特性,成为反腐的天然盟友。但与此同时,网络反腐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信息泛滥,难辨真伪;可能造成对被举报者的权利的侵犯;网络反腐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干扰,进而影响到司法公正等。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措施来规范网络反腐,使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样才能发挥网络反腐的巨大作用,进而推动我国反腐事业有更高的发展。

    网络反腐原因问题建议

    概念视域下的“全面依法治国”——基于新时期法制史的考查分析

    宋庆伟
    69-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既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历程的理论总结,又是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实践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一系列概念演变的逻辑必然。“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概念在新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次经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这一系列的概念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个性。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后者则是前者基础上的逻辑必然。

    概念依法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

    合作治理模式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胡竞引
    71-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政府主导者角色的原因和角色错位,探究在新的治理方式即合作治理中政府应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定位,即服务者、引导者、协调者、责任担当者等多种角色。最后,根据中国现在的公民社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政府角色转型的困境和影响因素。

    合作治理政府公民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优化路径初探

    钱月宏
    73-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政府购买服务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政采与政府购买服务需求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政府购买服务既是政府转变职能、通过市场机制获取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但是实践中尚存在未能很好处理涉及广泛利益主体的多重复杂关系问题,需要将政府购买服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审慎推进,需要尽可能全面梳理出这些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去解决,有的关系处理还依赖于更进一步的体制改革才能逐步推进。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现状分析购买方式路径优化

    司法独立下检委会改革路径探微

    冯宇
    75-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委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独特创新,对保障检察权正确行使、维护司法公正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基层司法实践中却存在检委会职能的界定不清、司法属性趋于弱化、决策机制不够科学、议事程序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在司法改革的洪流中,检委会改革应立足中国国情,遵循司法独立的原则,通过明晰职能定位、强化司法属性、健全完善议事程序等方面来构建“公正、民主、科学、高效”的中国特色检委会制度。

    检委会职能司法属性制度构建

    社群主义对我国社会行政改革的启示

    马春英
    76-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世纪80年社群主义在同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论战中逐渐兴起,并在激烈的思想冲突与碰撞中日益发展成熟。从此,社群主义所坚持社群利益优先的理论价值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社群主义强调公共利益的优先权,强调道德在社会建设中应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并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社会行政。提倡以政府、社会与个人多方互动合作为特征的多元化协同善治之路,是未来社会行政的发展方向等。社群主义的观点与主张对当今我国社会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社群主义社群利益优先社会行政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之问题探析

    丁芳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人制度的设计是基于诉讼经济和效率的理念提出构建的,旨在通过诉的合并解决有牵连的民事纠纷和适应日益复杂的诉讼。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为当事人制度中的一种类型,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上争论不休的问题。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诉讼地位参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