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张荣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发展趋势下,中国不断改革发展,使得其自身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便是中国与世界的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英语这个交流工具的使用也显得格外重要。作为具有专业用途的会展英语也成为现在最受瞩目的应用英语。为更好地提高相关译者的工作效率,掌握会展英语的语体特征和翻译模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现当前会展英语最新发展动态,分析会展英语在词汇、句子和语篇的特点以及其实际应用,探讨会展英语的翻译技巧。

    会展英语口译特点翻译策略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

    李秀坤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功能语法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流派之一,它在语言描述上的独特视角引起了语言学者对它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本文从四个方面来阐述系统功能语言学带给作者的思考,即多功能思想、双重属性、多方面应用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不足之处。

    功能属性应用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郑雨泽
    145-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理论是立足于胡塞尔现象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但是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又与海德格尔较为接近。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梅洛-庞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理论差异,初步探讨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理论特色。

    知觉现象学身体在世还原

    真实世界的寓言——尼采非道德视角下的形而上学批判

    周晓丽
    146-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道德”标准是迄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评价方式。尼采对于这种“道德”的视角集中力量进行攻击,他认为道德(视角)用一种邪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他人: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真实世界”,不欺骗人的世界;任何人都必须遵循他们这类人认同的“客观”价值、“普遍”原则,这也是他们强制他人的手段。在尼采看来,道德就是首先否定他人,并把他人与自身对立起来从而肯定自身。尼采主张非道德主义即彻底的虚无主义:一方面是反对至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道德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也为存在确立了新的视角,新的评价方式。道德的评价只是解释的一种,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生存应当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因为视角就是多种多样的。超越道德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在肯定中实现非道德的目标,即对生命的肯定。生命是自我超越的,它没有外在的目标,不依靠外在的规定性,生命由于自身的生成与丰盈而要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真实世界虚无主义道德视角生命

    从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区别看李约瑟问题

    闫娜
    14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约瑟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技史家,也是西方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先驱。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科技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没能孕育出近代的大科学家?为什么近代的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有许多的变式,被统称为李约瑟问题。学术界关于李约瑟问题的研究有很多,本文试从中西方古代自然观区别的角度入手,来谈谈对于李约瑟问题的看法。

    李约瑟问题中国古代自然观西方古代自然观

    孔子“中庸”思想的概念性分解

    黄星星
    149-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儒家思想中,“中庸”范畴相当重要,以其命名之书与论、孟、大学并称为“四书”,地位等同与“经”。然而,世人却常将其与折中主义、和稀泥、圆滑等联系在一起来对待。为此,本文从其提出者——孔子对“中庸”的使用着手,结合后世儒生之解读,以求还原其真实的旨趣与面貌,为当下之社会、个人的和谐生活提供一可能的指导路径。

    孔子中庸适宜

    康德对崇高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

    刘平华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西方美学史上,崇高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康德是崇高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把崇高问题升华到了哲学的问题,他对崇高理论的研究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崇高的内涵,使得崇高成为现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

    崇高理性能力强力人的主体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崔洪斌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僵化的领导体制,同各国共产党建立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国共产党必须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与决议,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而共产国际1935年召开的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新的策略方针,所带来的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对中国共产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七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谈庄子眼中的“至德之世”

    王梦蛟任海涛
    1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单阐释了庄子所提倡的“至德之世”,并从积极的方面指出了这种理想社会的设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然、完善自我。

    庄子至德之世启示

    探析鲍德里亚思想的研究脉络

    张琪钰
    15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鲍德里亚作为当代著名思想家,引得国内外的学者对其标志性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研究,本文通过对鲍德里亚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整理解读,来得出进一步研究鲍德里亚哲学思想的下一步研究路径。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经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