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全球变化视阈下的西藏环境问题

    杨英其美多吉
    20-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一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社会和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的环境状况却在逐渐恶化,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问题往往带有全球性质,环境问题的凸显已成为西藏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西藏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鉴于此,本文基于全球变化视角下,对西藏地区人类生存环境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对相关环境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促进人类对全球变化视角下西藏环境问题的深入认识。

    全球变化西藏环境

    浅谈志愿文化与社会治理

    杨娇娇
    21-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社会,志愿服务本身已经形成一种文化,志愿文化与社会治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联系,本文通过对“上海兴家残疾人子女义务辅导学校”的房金妹校长做采访,以及一些志愿者的实地采访,总结分析出当今社会的志愿文化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希望能对社会治理的相关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志愿文化价值治理服务

    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分析

    汝媛
    23-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作为西部少数民族成分最多地区,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推进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新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为切入点,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探求其失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的政策建议。

    新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

    张爱萍王丹丹
    24-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的完善与否越来越成为考量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伴随“单位制”向“社区制”的过度,社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整合。但演变遗留了诸如政社不分、社区发展迟缓等诟病,为解决社区建设过程中留存的阻碍因素,本文融合社区管理的现代化创新管理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权利重新分配、加强居民自治等角度寻求社区建设的发展路径。

    社区制简政放权居民自治

    涂色书热卖的原因与启示

    王卫明李娜
    26-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涂色书是2015年出版市场的宠儿。涂色书2016年没有延续之前的热卖趋势,但是其中的运营之道仍然可给出版业者一些启示:注重开发书籍的多样化功能;以社交出版的思维去设计和推广书籍;搭配周边产品实现双赢;多做话题营销。涂色书热卖的原因在于: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别出心裁的营销;满足人们减压、放松、尝鲜的需求;满足读者社交需要。

    涂色书《秘密花园》原因启示

    论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责任

    王丹丹李曼
    27-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威胁日益明显。一方面,环境问题损害着国内社会公众的利益,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承担的环境治理责任也越来越重要。不断加剧的环境问题,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我国政府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在环境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与制度,同时动员全社会的成员参与到环境治理当中,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责任环境治理

    邮电博物馆背后的老牌书店——良友书坊

    李翔宇
    29-29页

    基于高校服装租赁信息不对接下的租赁模式研究

    林成余秋霞刘通晏旖旎...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今各大高校所举办活动越来越多,服装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也变得更高。但是现今的服装租赁行业不成熟,由于行业信息不对接,有租赁需求的学生难以租到满意的服装,可有服装资源的一方却租不出去。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校服装租赁的需求及模式,来探究如何利用当今成熟的互联网平台,为学生们建立更专业的租赁渠道,解决这种供需不对等的现状。

    高校服装租赁互联网平台

    林周县帮多村望果节节日调查报告

    旦增卓嘎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文章通过对拉萨林周县帮多村望果节的实地调查,描述了这一传统节日在帮多村的沿袭。

    帮多村望果节调查报告

    浅谈社会心理学中的偏见对农民工子女的影响

    朱叶佳
    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受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与歧视,这对其在城市中的打拼生活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本文从对农民工偏见产生的社会根源,包括其不平等的地位、刻板印象、社会化以及社会制度方面分析原因。另外,也阐述了该现象对农工和城镇居民两者的积极、消极影响。最后提出措施呼吁共建和谐社会,推动美丽中国梦的实现!

    农民工子女歧视偏见城镇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