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赵氏孤儿》的悲剧性

    李俊男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氏孤儿》是我国元代著名剧作家纪君祥的唯一传世名著,位列元代四大悲剧之一。这个具有复仇思想的历史剧,围绕着存赵灭赵,救孤灭孤的主题,描绘了一批为正义而牺牲的“信友厚士”,歌颂了为正义赴汤蹈火的牺牲精神。剧中洋溢着忠奸斗争的政治悲剧意识,又充满着正义与邪恶对抗的英雄悲剧意识,这两者的结合,缔造了《赵氏孤儿》独特东方韵味的悲剧意识。

    赵氏孤儿悲剧意识人物的命运

    从小故事看十八世纪中国的真实社会——读《叫魂》有感

    李书亚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叫魂”的理解一般是把死者的灵魂叫回来,或者把“失魂”人的灵魂叫回来。但是,在孔飞力的眼中并不是这样的。《叫魂》一书是以 1768 年民间“叫魂”案这一小的切入点来透视清代“乾隆盛世”表象下的真实社会。作者孔飞力用从小故事窥探大历史的手法成就了这一部经典著作,书中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叫魂读后感真实社会

    论汪曾祺小说的抒情性

    刘春晓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抒情性是汪曾祺小说的重要特征,是支撑其写作的基础,也是其独特创作风格的直接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抒情性小说的叙事是为了抒情,围绕抒情而进行。汪曾祺小说的抒情性主要表现在其创作风格和内容两个方面,创作风格主要体现在语言方面,用语言来构建疏朗的抒情空间,以语言来承载文章的信息和感情,使的抒情性和现实性统一。创作内容体现在中国文化特质与童年回忆对感情的传达,使文章总体呈现出和谐美的感情基调。

    小说抒情性语音文化

    论巴久乌嘎小说创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汤东成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巴久乌嘎小说在继承彝族传统母语叙事模式和新起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民族的土壤,以彝区的社会现实为根源,构建了自己独具东方兼民族特色的神奇的魔幻现实主义,展现了彝区民众生活乃至性格的不同侧面。本文拟从巴久乌嘎小说文本的整体性阅读中,探析其小说中所呈现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质,并试图分析这一特质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

    巴久乌嘎魔幻现实主义母语叙事

    论艾玛小说的故乡情怀

    王丰钰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艾玛的笔下有一处安静祥和的“涔水镇”,她用浓郁的抒情笔调描绘着这个江南小镇。她总是怀着浓浓的情愫来构建童年记忆中的故乡,用温情的笔触刻画故乡的美。她女性的温暖与慈悲消解着痛苦、悲伤,刻画着故乡人情人性之美。

    艾玛故乡温情

    我为闺心自憔悴——论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王晓雅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唐诗人李商隐以杰出的诗歌创作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屹立于中国诗坛而不朽,诗歌创作成就更是多方面的,但真正使他在诗坛独占一席之地、博得千古传扬的,正是他的成就极高、意象朦胧、迷离遥深的爱情诗,他将爱情的独特感受寄托在诗中,通过诗中意象,表达了内心世界的沉思、孤寂和独白。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朦胧性、迷离遥深,及其成因、表现手法,从而更好地理解与品味李商隐爱情诗的悲怆凄婉之美。

    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论老舍的幽默艺术

    王影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舍先生的幽默是一种发人深思的幽默,这幽默源自他敏锐的洞察力。他知道“事事都有缺欠,有可笑之点”,他想通过文字传递出这些缺欠和可笑,让世人在嬉笑之余,细细品味,进而警醒。本文就根据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分析老舍先生写作中的幽默艺术。

    老舍幽默风格

    浅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疏离文本现象

    徐甜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坎坷的经历,在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就目前而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就是疏离文本问题,下面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疏离文本现象进行详细的探究。

    现当代文学疏离文本现象

    浅谈《围城》中的语用预设

    徐昕意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其精彩生动的描写和妙趣横生的语言受到大家的喜爱。对《围城》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修辞手段极其翻译的研究,很少涉及到语用学。《围城》语言精炼,尤其在主人公的对话中充分运用了预设这一语言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语用预设的特点来阐释其在《围城》对话中的应用。

    围城语境语用预设

    《游泳池畔小景》论——现代工薪阶层家庭问题

    赵彦海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53年至1956年之间日本文学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该流派的作家们通过获得芥川奖纷纷登上文坛,他们被称为“第三新人”。“第三新人”的作家们把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重点而不是对战争进行反思和批判。其中,在描写日常生活,夫妻关系等方面数庄野润三最为著名。1954年,庄野润三凭借《游泳池畔小景》获第三十二届芥川奖登上文坛,并备受瞩目。本论文通过分析庄野润三代表作品之一的《游泳池畔小景》,探讨作品中反映的工薪家庭问题。

    庄野润三《游泳池畔小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