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和谐平衡之美——拜伦诗歌《她走在美的光影里》的文体学视角探析

    谭红英钟永军
    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她走在美的光影中》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代表诗人乔治·戈登·拜伦的名篇佳作,是一首歌颂女性娇美的咏美人诗。在文学文体学的理论视角下,诗歌在语音、词汇和修辞层面呈现出鲜明的文体特征。分析此诗的文体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体现和深化诗歌的主题,从而解析了美的内涵、美的构成:诗中女子的美是光与影交融的结果, 这份美是恬静的, 亦是活泼的, 是外在的, 亦是内在的。美来源于对立力量的交融平衡, 只有和谐平衡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才能持久,也才能给人带来最深刻的审美体验。

    文体学语音词汇修辞交融平衡

    论《甘地随想录》中甘地与奥威尔的人权观

    肖劲枫
    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家乔治·奥威尔为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写了一篇评论性散文《甘地随想录》,该散文中体现出了作者和主角两个人迥异的人权观。甘地的人权观比较矛盾,他他提倡人人平等,却不尊重个人的权利。奥威尔的人权观比较明确,他支持人权,反对集权。本文将探讨两位名人迥异的人权观,并研究两种人权观形成的原因。

    甘地集权奥威尔人权

    探究文学欣赏与文学创作的互动影响

    周菁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作品能够陶冶读者情操,是构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通过文学作用的阅读和欣赏,能够丰富读者的艺术内涵,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和价值。在对文学作用的欣赏和创作中,不断有精品涌现,为文学事业持续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力。只有创作出文学精品,才能为公众奉献更有价值的精神食粮,而文学欣赏又为文学创造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本文通过文学欣赏和创作的互动影响分析,探讨两者的影响关系,旨在为文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具指导性的理论基础。

    文学欣赏文学创作关系

    五色眩曜,光夺眼目——浅谈李贺诗歌中的色彩

    李斐然
    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宋诗人陆游对于李贺的诗有一句流传千古的评价,他将李贺的诗比作“百家锦衲,五色眩曜,光夺眼目”[1],笔者认为这说的应该就是李贺诗歌里纷繁闪耀的各种颜色吧。“时花美女”之艳,“恨怨悲秋”之冷,“虚荒诞幻”之奇,是李贺诗歌中各式各样光怪陆离的色彩的运用。本温通过列举李贺的几首诗歌来展示他独特的风格。

    艳色冷色奇色

    生态女性主义的典型反讽——《我是女兵,也是女人》的主题分析

    王刚
    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一部典型的生态女性主义反讽小说,她在上述几个方面正好与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形成了典型的反衬,并通过这种反衬达到了正反对立所产生的特殊均衡和奇效,从而使作品产生出强大的冲击力,使读者产生共鸣和震撼。

    生态女性主义反讽《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余华《第七天》研究综述

    王然
    9-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华小说《第七天》从二〇一三年六月出版至今,有两年时间。小说的出版把余华推到了风口浪尖,其中,有批评也有赞扬。本文将两年的研究评论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并结合自己的阅读体悟进行评介,总结出自己的观点,述评结合,以期实现一个系统的研究成果。本综述共分为两大部分:叙述视角和主题研究。第一部分汇集了小说叙述视角的研究资料,许多学者大都认同小说的亡灵叙述视角。第二部分也将不同论者对小说主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分类整理,以期实现对小说文本的深层次剖析。希望本文对余华及其小说研究有所裨益。

    叙述视角主题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感悟

    张楠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美国女作家奥德丽·尼芬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不久就迅速打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于2007年被英国《卫报》评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100本书之一。本文从多个角度展示本人对《时间旅行者的妻子》这一著作的感悟与启示。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感悟与启示

    论清代士族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历程

    彭雪梅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士族女性的诗词文学比前代更加兴盛繁荣,这同清代上层知识女性更加注重才学有关。在清代家庭价值观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对知识女性的成长历程中的女性教育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反映出她们在才德兼备的条件下产生了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另外从女性视角去理解,清代士族女性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遵守女训的诫律,对她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存又在局限性。

    清代士族女性自我意识

    古书词义考释三则

    俞易利
    12-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昭公二十年》“耕于鄙”中的“鄙”,屈原《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中的“户”,《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中的“录”,其解释在学界中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对这三词的词义进行了考释说明,认为“鄙”字做“郊野”解,“户”字做“披带、披挂”解,“录”字做“录取、任用”解更为合理。

    词义考释

    论三岛由纪夫文学作品中女性的爱情观

    孙晶洁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岛由纪夫在日本文坛,甚至是西方的文学世界中都享有很高评价。其文学作品大多以描述男性为主,有关女性的作品可以说并不多见。而且,在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中,三岛由纪夫笔下的女性也经常是以一种病态、极端的形象呈现在读者视线,特别是她们的爱情之路坎坷不断,最终都以悲剧而结尾。这类作品中男女主人公中一方或者双方的死亡也成为三岛由纪夫爱情作品的一种固定模式。可以说在三岛由纪夫的心中,女性对于爱情抱有一种病态、极端的心理。

    三岛由纪夫女性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