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命不凡的“卡通一代”

    王峰李维娜
    7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油画发生飞速的转变,“卡通一代”也随之出现在油画艺术的舞台上。本文主要讲诉“卡通一代”艺术精神与审美取向上的价值体现,叙事着这个时代赋予“卡通一代”身上的独特气质。

    卡通一代艺术精神审美取向

    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白雪
    7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是为了达成有意义的次序而进行的又意识而又有富于直觉的努力。人人都是设计师。每时每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设计,设计对于整个人类群体来说都是基本需要。任何一种朝着想要的、可以预见的目标而行动的计划和设想都组成了设计的过程。纯艺术与现代设计是艺术范畴中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是人类所创造的,为人类不同需要而设立,各有所长,各有分工,互为关系得艺术门类。

    艺术设计

    美学理论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李思凯
    7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遵照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当代室内设计美学最显着的特征之一,就是审美思维的变化,它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的双重影响和推动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因而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惯性,迈向了一种更富有当代性的新思维之路。当代室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从环境整体的高度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多项关系,而且需要注重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因此,美学理论为当代室内设计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美学室内设计审美要求环境艺术

    简论唐大明宫南城门功能

    潘冰
    8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三大宫殿之一,自唐高宗始即是唐朝的行政中心,地位重要。作为大明宫的南面正门——丹凤门,不仅肩负起皇帝出入宫城主要通道的功用,也拥有于此宣布大赦、颁发诏令等功能。作为大明宫南面城墙侧门的建福门等其功能也各有侧重。

    大明宫城门丹凤门功能

    浅析夏目漱石作品在中国的传播

    王娟
    81-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是日本的国民大作家。他的两部作品《梦十夜》和《虞美人草》在中国的传播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境遇。本文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尤其是系统论的角度来探讨影响漱石文学传播的因素,为重新审视漱石文学提供一个特殊的角度。

    系统论赞助人内部因素夏目漱石传播

    中法战争清政府“乘胜而收”政策探源

    孔智恒
    82-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80 年代发生的中法战争, 以中国军事上的胜利和外交上的失败而告终。中法战争离奇的结局使人迷惑不解。战争的前景、停战前双方态势、清廷财政对于 “乘胜而收”策略有重要的影响。清廷虽然在战争后期在陆战取得一定优势但依然与法国停战进议和。由于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上明显的差距与国际局势的变迁,清政府选择务实的“乘胜而收”策略,结束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镇南关大捷乘胜而收

    格罗塞音乐起源观探究

    邵惜书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一书中所阐述的音乐部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阅读《艺术的起源》以及一些相关的资料,从音乐的概述、起源、功能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将格罗塞对于音乐起源的观点进行归纳与分析。

    格罗塞艺术起源原始音乐音乐功能

    探究油画个性化语言与高校美术教育的结合

    戴宇婷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创作中体现油画思想内涵的个性化语言,一直深受油画家们的青睐。后现代艺术观念影响着世界美教育术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创新。本文将根据油画个性化语言在美术发展教育中的定位,对油画个性化语言与高校美术教育的结合进行探究。

    油画个性化语言美术教育

    浅谈歌曲《贵妃醉酒》作品分析及艺术感受

    黄挺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歌曲《贵妃醉酒》的歌词分析和作曲风格出发,阐述了其对京剧《贵妃醉酒》艺术特点的借鉴和发展,并进一步说明了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需要运用的技巧和注意的方面。

    歌曲《贵妃醉酒》作品分析艺术感受

    作者,文本,接受者:文艺批评视角的三次转向

    王高超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对于文艺作品诠释与解读的批评范式的建立经过了三次重要的转折,理论的成熟完善经过了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理论有着明确的走向。从以作者来认识作品的作者中心论,通过作品自身来诠释作品的文本中心论,以受众为中心来解读作品的接收者中心论。三种批评形态是难以割舍的有机体,对现代批评理论的发展都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三种批评方式作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角度来看谈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接受者中心论视角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