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匠人之魂:热忱、执着、情怀—— 一种“现代工程师文化”中常被忽视的元素

    陈天悦
    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近现代案例分析和对比,意在找出现代工程建设的不足之处以及潜在危险,发掘匠人精神在当代逐渐消逝的原因,强调匠人精神对塑造“工程师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当代工程学学生的内在发展提供一个良性、健康的引导方向。

    工程师文化匠人精神建造业现代制造业圆明园

    “一带一路”战略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陈杰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也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建筑企业,走出国门,与沿线各国政府、企业开展一系列的双边合作。PPP模式可有效的缓解资金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对“一带一路”战略应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

    “一带一路”战略PPP必要性可行性

    关于廉政建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的几点认识

    郭阳阮怀堂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廉政建设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故障都不能保证廉政建设稳定、持续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断完善“不敢腐”的法律惩罚机制、“不能腐”的规范防御机制、“不想腐”的思想内化机制,将“不敢”、“不能”、“不想”方针落到实处,将法律、制度、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统筹兼顾、相互补充,才能加快中国向廉洁政府迈进的步伐。

    廉政建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的集体行动困境分析

    岳婷婷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而施行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贫富差距急剧扩大,我国中央政府制订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目的就是减缓收入不均所带来的后果,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扶贫政策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各种社会问题时常出现,严重阻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所以,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的如期实现,及时解决公共政策执行中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保证政策与预期目标相符。

    政策执行地方政府集体行动困境扶贫政策

    浅谈我国行政契约

    张玲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目前而言,对行政契约的理论研究虽然不在少数,但是由于未被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合力,而与之对照的是行政契约在实践中的蓬勃发展,国家也有意愿将行政契约纳入法制化进程中但是目前的状况让我国行政契约有一种理论和实践并没有配套的感觉,在具体实施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

    行政契约服务行政基本方法法治建设

    从泸州“第三者遗产纠纷案”论合同法基本原则之公序良俗原则

    崔贺
    58-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当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意思是法律行为不能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要求。但是作为一项比较抽象的基本原则在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适用规则下,公序良俗原则并不经常适用于民事案例的判决中,而且这项原则本身是对最为体现民法精神的民法第一原则私人意思自治原则的一种限制,因而公序良俗原则适用起来难度高,影响大。2001年的一起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认定法律行为无效的案例引起了民法学者和大众的关注与讨论,从这个案例中也反映出了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三者遗产纠纷案论合同法基本原则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李亮林李树明
    59-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以人民和国家利益为重,为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着。纵观中国近代史,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三件大事”,让中国人民挺起了脊梁,挺直了腰板,带上了笑容。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机会与挑战并存,党审时度势,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全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面对未来,要实现“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离不开党的领导,但中国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不改本色的中国共产党。

    “三件大事”“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党

    德国民法典90a的解读及思考

    张骢锏
    6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除另有其他规定外,对动物准用有关物的规定。“这一条文是通过1990年8月20日民法修正案而生效的。并为此将《德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编中的第二章“物”重新命名为“物,动物”。从而将动物排除在一般意义上的物之概念之外。该条文的修改,乃是基于动物保护的需要,是伴随着强大的动物保护呼声和压力而在法律上采取的必要回应措施。

    民法学环境资源法学法律解释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连海超
    62-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代农民工近几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一些学者对农民工的在城市的现实处境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在对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政治认同的逻辑理论着重分析研究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相关因素。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从根本上决定着他们的政治认同。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研究和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政治认同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社会保障户籍制度

    评析新《环境保护法》第59条“按日连续处罚”的法律性质

    张骢锏
    6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保护法上“按日连续处罚”的法律属性在理论和实务界一直存有争议。基于我国行政法规范体系的分析和考察,《环境保护法》第59条及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中的“按日连续处罚”不属于《行政处罚法》中的罚款种类、对违法排放污染物的“第二次罚款”以及对应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其法律性质应定性为对怠于履行“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决定所作出的一种间接行政强制执行方式(怠金),这种针对非金钱给付义务的间接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并不受原罚款数额和幅度的限制。

    “按日连续处罚”一事不再罚行政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