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间
人间
人间/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油画民族化之我见

    程建利
    22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技术从欧洲传入我国之后,在其不断的发展中,慢慢融合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中国各民族的元素,不断被加以改造、并越来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尽管目前在油画民族化创作上,国内一些画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油画如何在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仍需我们一代又一代油画人进行探究,以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创作体系的建立。本文就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以求抛砖引玉。

    中国油画民族化

    浅析油画中母亲艺术形象的建构

    杜杰
    22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画中母亲的形象是艺术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因子,艺术家们通过对不同题材的创作以“母亲”为符号表现载体向我们诠释出了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内涵。笔者自幼成长于农村,对农村辛勤的母亲有着更为深刻和独特的体会,本文将结合笔者成长经历切身体会以及《惠斯勒的母亲》、《春蚕》等具体油画艺术作品创作实例,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创作艺术手法的分析,造型语言的解读等多方面对油画中的“母亲”艺术形象建构进行详实的论述。

    母亲油画感触艺术作品社会影响

    通过西洋唱法的民族化分析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蒋占武
    224-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进入,我国的民族声乐吸纳和借鉴了西洋唱法,学到了很多理论基础,得到了发展与升华,是一次全新的提升。但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仍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去加强和改善,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我国人才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急需处理和改革,本文通过对西洋唱法民族化,从而分析我国民族声乐教学应如何改革。

    西洋唱法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浅析钢琴触键对音色的变化关系

    蒋占武
    225-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好音色是一直的追求。因为钢琴演奏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制造声音的艺术,是通过乐音带给听众愉悦,但是根据钢琴的发声原理—击弦发声,因此,弦槌击弦的速度与重量以及击弦的面积将直接影响到音色,所以钢琴演奏者追求好的声音质量的时候要重视如何发出好的声音的手段—“触键”。

    触键音色关系

    寻根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李瑾
    22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寻根文化热,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的根亲文化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伴随着寻根文化研究的深入,固始根亲文化节作为寻根文化的一种物质表现形式应运而生。作为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理念的结合,固始根亲文化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及相应的活动形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借鉴性。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内在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因此,要全面挖掘固始根亲文化的价值,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

    固始根亲文化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潍坊风筝绘画中的和谐思想

    李艳艳
    227-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贝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潍坊风筝作为中国风筝主要产地之一。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风筝以造型精致、色彩逼真、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著称于世。它就是民间文化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国潍坊地区民间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传统艺术人文和谐天人合一

    土家族服饰色彩艺术研究

    刘泽元
    228-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饰从简简单单的遮体,到后来的具有民族性的衣物的经历,是一个民族成长的过程。我们这次就主要研究一下土家族的服饰,看一下土家族服饰中色彩的运用,以及它所能够让我们对一个民族认知的重要性。

    土家族服饰艺术研究

    浅谈南北方传统民歌之特性

    施安宇晴
    22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传统民歌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长期的发展中经历千锤百炼,其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已臻至境,风格特征方面也呈现出南北各异的两大属区,千百年来都引导和制约着我国的传统音乐发展。

    传统民歌南北属区音乐特征

    性别视域下的中国当代传媒文化反思

    田进
    230-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当代传媒建构的几乎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然而,在这个全世界都在关注女性问题的时代,传媒有义务用多元化的包容态度消解两性的刻板印象,构建一个更为和谐的性别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强化女性的传统形象。

    性别传媒文化男性思维

    关于当代书法创作态势下不同路径之批判

    叶长琦
    23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书法与音乐于创作心理、意识的共通性探究中,明确了根植于儒学传统土壤而引发的“通感”使两者在创作中存在着贴合“本真”的可行性。但现今书法发展态势中,“迎合”整个艺术思潮,使之既失传统书法之语境,亦无其他艺术文本之根基,看似众彩纷呈,实则在展览大潮之下已显其混乱之势。从而即使有其追求本真的可行性,亦无明确之规章。因此,在今日“展览书法”之态势中,探究兼之两者而不紊乱之道,从而增强其纯粹性,而非于传统与当代间“两者兼顾”又“两者皆失”之状。

    书法创作批判路径